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HP]未知的未來 >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友誼帶來的煩惱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友誼帶來的煩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人們的交往是靈魂的接觸,人類的偉大在于靈魂的火花。于是決定一個人是誰的,隻是她的靈魂而已。

但是今天,在意識到他們為同樣的事情所付出的有多麼不對等時,她突然不确定起來。

靈魂之外的那些東西真的是無關緊要的嗎?即使一個人最珍貴的東西是她的靈魂本身,在那麼多的“身外之物”的環繞之下,其他人真的還在乎她的靈魂是什麼顔色的嗎?

德拉科和她在所謂的“身外之物”上有那麼巨大的差别,那麼他們的關系究竟是基于他們作為“人”的本質,還是基于所有那些“身外之物”?而世界上又會有那麼一個時刻,當他們同時出現時,人們關注的隻是他們本身,兩個人類,而非所有那些“身外之物”嗎?

換言之,靈魂的平等是否建立在對等的“身外之物”的基礎上?她擔憂的所謂“權力的不平等”,是否從來都是一個既定的事實,而非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她在與德拉科·馬爾福的關系中追求平等,是否就如同在海底尋找雲彩那般不切實際?

若真是如此,那麼他們目前的關系,以及她在與德拉科的相處中感受到的一切的一切,是可以用來反對以上觀點的證明,還是蒙蔽了她的雙眼的假象?

她想起了自己曾讀過的小說,嫁給達西先生的伊麗莎白,陪伴着失明的羅切斯特的簡。在小說裡所有那些大段大段的對話中,在所有主人公們思想的碰撞中,她們所追求的不正是靈魂上的平等嗎?而在故事的結尾,她們是真的找到了通向平等的路徑,還是在衆多不平等中找到了其中不那麼令人難以接受的一個?

問題的答案似乎模糊不清,但若是把關系雙方的範圍擴大一些呢?若是不再把目光局限于人與人的關系,而是去看看人類和其他能夠溝通的,擁有智慧的種族的關系,答案是否會更清晰一些呢?

最容易想到的例子便是妖精和家養小精靈。

在靈魂層面,兩個種族的靈魂都和人類别無二緻,他們同樣有感情,同樣會思考,同樣是獨立的個體。

在“身外之物”帶來的權力方面,妖精掌握了英國幾乎所有巫師們的金庫,而家養小精靈們卻隻為主人家的起居飲食服務。

妖精和家養小精靈在靈魂上平等,在“身外之物”上卻天差地别。那麼這兩個種族在巫師界的地位如何呢?

妖精從巫師們口袋中賺取大筆的财富,是獨立而自由的個體;而家養小精靈不會從整日的勞作中獲得報酬,他們屬于巫師,從沒有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力。

于是結果顯而易見了,在對待同一種族的人類時,人們的态度或許還因道德的約束而略顯模糊;而在對待不同種族時,或許有個别人會有所不同,但是當所有人類加總成一個群體時,這個群體從來不在乎其他種族的靈魂,他們在乎的,隻是這個種族好不好惹。

人類又何嘗沒有在自己的内部劃分“種族”呢?不同國家,不同顔色,不同性别,甚至不同的血統……劃分出來的種族越多,屬于“自己人”的人數就越少,于是被道德約束的範圍就越小。

向“不同種族”的人強調靈魂上的平等,宛如一個理想主義者的一廂情願,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她和德拉科,屬于“同一種族”嗎?

泰勒不清楚答案,在他們的“身外之物”的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問題的回答隻取決于德拉科·馬爾福一人的态度,而這無疑将泰勒置于十分被動的處境。

這真是極度的不公平啊,泰勒想,可這還僅僅是将将十五歲的德拉科·馬爾福而已。在以後漫長而廣闊的人生中,她又将遇到多少類似的處境呢?

如果她能夠做些什麼,将自己從已經存在的,以及所有可能存在的被動的處境中解救出來就好了……

将這個念頭放進心裡,泰勒重新思考起回禮的事情。她打算寫信給格蘭特夫婦說明原因,問他們要50加隆。這樣再添上自己的存款,給德拉科的生日禮物的預算就能湊齊60加隆。

解決了資金問題,泰勒卻在送什麼一事上犯了難。5加隆左右的合适的禮物她能例舉出來五、六個,但是60加隆的東西,買掃帚不夠,買服裝珠寶配飾又過于暧昧。

泰勒找來了對角巷和霍格莫德各個商店的郵購價目表,翻了一下午才終于找出來一個合适的——小号魔藥箱,售價64加隆,裡面包含幾十種常用魔藥,一個小型坩埚,一套水晶瓶和一套工具。

但她很快就又猶豫起來,德拉科每周跑幾趟斯内普教授辦公室,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顯然在學校練習魔藥不會缺材料。他家是個莊園,聽起來更不會缺魔藥,那她送一個魔藥箱又有什麼用呢?讓他在旅行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熬魔藥嗎?

泰勒被自己這個想法逗笑了,笑一會兒又很快發起愁來。這可不像她,她想,她從未為送别人什麼東西而感到如此為難過。

令人為難的關系大概都不怎麼健康,可她又是為什麼在為難呢?為昂貴的價格?為經濟的差距?

或許都不是,而是挑選禮物時的感覺。泰勒送禮時很少如此細緻地去考慮她的禮物是否符合對方的心意,她隻考慮自己是否想送這樣一件禮物。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她送禮隻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而非讓對方滿意。

然而這次給德拉科的禮物與之前不同,在泰勒心中,這份禮物同時肩負着“還清之前所欠的人情”的使命,并且這份使命大過了它作為“生日禮物”的使命。

與此同時,在泰勒的考慮中,是否還包含了,“希望這份禮物足夠好,以此證明他們在‘同一種族’”的念頭?泰勒大概永遠不會承認她會有類似的想法,可有些東西,你一旦看見了,它就總會不自覺地跑到你的腦海中晃一晃。

于是有些思考,即使并非出自本人的意願,或許也是确确實實存在過的。

當禮物不再是純粹的禮物,當它的功能性大于了人們于它寄予的心意,它又怎麼能被稱作“禮物”呢?

想清楚這一點,泰勒便知道該怎麼做了。還錢、還人情總有各種各樣的方式,而在這一次,還是讓這份生日禮物更純粹一些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