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氏大驚。
要知道,她之所以能當衆對雍正百般挑剔不滿,依仗的無非是“生母”身份,如果皇帝信了傳言——
哪怕隻是聽到這個傳言,對此事将信将疑……
“皇額涅放心,皇上從未将此謠言放在心上。”
武曌知道太後心慌,故意給她緻命一擊。
烏雅氏聞言,強顔歡笑道:“民間的無稽之談,自然不必當真……皇上讓十四去皇陵盡孝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等三年守孝結束,就讓十四回來吧。”
“太後所言極是。”
武曌笑容可掬地說道:“聽說北邊羅斯國的彼得皇帝把一個名叫葉卡捷琳娜的女奴立為皇後,也不知是什麼樣的花容月貌之人,竟然……”
“我累了,要休息,你們先下去吧。”
烏雅氏此時根本沒有聽鄰國風流韻事的閑情雅叙,不耐煩地催促皇後等人離開。
皇後烏拉那拉氏見狀,領着貴妃年氏為首的以衆人行禮退下,才出慈甯宮大殿就聽到身後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音。
“——太後似乎心情很不好,莫非是十四爺的離開讓她格外不舍?”
烏拉那拉皇後冷飕飕地評價道。
受了烏雅氏數十年委屈的她此刻終于有了大仇得報的快意:貴為太後又如何,成為皇帝的偏偏是你最不喜歡的兒子!
……
晚上,從密保處得知此事的雍正氣勢洶洶地找年世華興師問罪!
為免事态擴大,正式問罪前,他讓宮女太監們全數退下。
“年氏!你可知罪?”
“奴才愚鈍,不知所犯何罪?”
武曌慢悠悠起身,燈火下,眼波流光。
因為多年來始終得不到烏雅氏的真心關愛,雍正内心深處其實對“烏雅氏并非四阿哥生母,四阿哥是先帝臨幸暢春園漢女所生”的荒誕謠言是将信将疑,如今又見年氏如此鎮定自若,心中頓時泛起嘀咕,低聲喝問道:
“賤婦!竟敢在皇額涅面前捏造謠言!離間朕和皇額涅的感情!”
“皇上怎麼知道此事是奴才惡意捏造而非民間确有傳聞?”
武曌知道雍正心中所想,因此有恃無恐,緩緩起身,一臉委屈姿态:“奴才的兄長把此事告訴奴才也是一番好意,擔心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對皇上和皇額涅都大為不利。”
“大為不利……”
雍正眯眼。
素來多疑的他瞬間明白了“謠言”的真正源頭。
[皇額涅多年來對朕的過分苛刻以及對十四弟的無底線偏袒讓百姓們都看不明白了,他們知道父母會偏心,但他們沒見過如此明顯的偏心,兒子成了皇帝都無法讓皇額涅改變偏心态度,多次公開下皇帝面子……所以他們才會造出朕不是皇額涅親生骨肉的謠言……歸根結底,一切都怪皇額涅對十四弟太偏心!]
“民間如此妄議皇家确實不合适,還好有你将此事告訴皇額涅和朕,希望皇額涅能夠意識到情況的嚴重,以後不要做落人話柄的事情。可惜朕畢竟是兒子,即便皇額涅有錯也不能公開指責數落。”
雍正陰陽怪氣地說着,言語間暗藏對年氏借民間謠言勸解皇太後尊重皇帝的行為的褒獎。
“謝皇上理解奴才的苦心。”
“不過——”
雍正語調一轉,提醒道:“後宮的事情竟能随便傳到民間,可見皇阿瑪晚年對身邊人都太過寬容,奴才們一個比一個放肆松弛。如今朕特許你協助皇後治理後宮,不能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奴才明白,奴才會盡快治理後宮,把那些碎嘴的不守規矩的都揪出來。”
“如此便是最好。”
雍正滿意地點了點頭,讓年氏坐到身邊:“近來政務繁忙,有些時間沒來你這邊,今日過來,發現你變得比以前更加嬌俏動人了。”
“皇上,不是奴才變漂亮。是皇上近來實在太累,每日對着朝臣們的老臉,可不就——”
武曌掩嘴,發出俏皮中帶着幾分嬌憨的笑聲。
雍正頓時心情大好,摟着她的肩膀:“你真是朕的解語花,是——”
聲音中途頓住,他看到神秘的祥瑞此刻正坐在擺滿古董的博古架上悠閑地晃着雙腿。
【你們繼續!不用管我,我就是路過,看看熱鬧~】
鳳龍發現雍正,笑嘻嘻請他繼續。
【我并沒有康熙以為得那麼高潔無欲,我對你們人類的各種事都很感興趣,尤其是男女間的事情,又陌生又有趣。】
[你……]
不知為何,雍正莫名覺得鳳龍的臉和年世華的臉有八分相似。
【你要覺得不好意思,我現在就走~】
話音落,鳳龍憑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