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波瀾不驚地流過,火耗歸公和攤丁入畝兩條政策一經推出便引來朝野上下的驚呼,尤其是攤丁入畝的政策。
其實,康熙帝晚年已經有了推行攤丁入畝的苗頭,無奈朝堂内外有重重阻力,終康熙一朝,攤丁入畝政策始終都停留在試推行階段,無法全國推廣。
因此,當雍正帝舊事重提要求重新丈量全國土地推行攤丁入畝時,朝野上下尤其是地方豪族鄉紳幾乎群起反對,擔心這一措施得到推行會嚴重損害自己的利益。
所幸在推行攤丁入畝這件事情上,雍正帝早已下定決心,即便前方有驚濤駭浪刀山火海也絕不回頭,不論地方豪族鄉紳如何反對,他都不予理會,通過科舉等手段大量提拔官員下放基層,務必将攤丁入畝政策落實到位。
“皇上這一措施可謂高瞻遠矚,但要将這個政策完全落到實處,恐怕——”
怡親王允祥露出惆怅神情:“我擔心會激生民變。”
“你擔心百姓愚鈍被宗族勢力蠱惑,一起反對攤丁入畝政策?”
“攤丁入畝是個對百姓有利無害的好政策,可是百姓們未必能聽懂理解,畢竟目不識丁的愚民才是大多數。”
張廷玉也對此深表憂患。
雍正看向允禩:“廉親王對此事有何看法?”
“臣弟愚蠢,不敢——”
“你曾是百姓口中的‘八賢王’,他們對你可謂發自内心的擁護和熱愛。”
雍正有些陰陽怪氣。
允禩彎腰,小心翼翼道:“‘八賢王’之名是花銀錢讓說書先生們在茶館酒肆宣揚出來的,并非百姓真心相信。”
“‘八賢王’可以通過說書先生的宣揚造出來,攤丁入畝的好處為何不能用同等手段傳入民間?”
雍正闆下臉,呵斥道:“百姓愚鈍,目不識丁,那朕就把攤丁入畝的好處編成說書和唱曲教給他們!讓他們明白朕是真心對他們好。”
“皇上英明。”
大臣們齊聲附和,内心深處卻對雍正的想法充滿憂慮。
雍正也知道大臣們并不完全認同自己用說書、唱曲向百姓宣傳攤丁入畝的想法,但他眼下也找不到更好的減輕百姓對攤丁入畝政策的抵觸情緒的辦法,一番議政完畢來到禦花園,看着拘束的風景,不禁想起京郊的暢春園。
“等到國庫虧空有所緩解,朕要擴建暢春園,将它和周圍幾個園子連成一片,取名……圓明園!”
……
……
後宮不得幹政的規訓加上雍正身邊圍着不少能幹的文臣武将以及軍機處的設立,讓武曌雖有心插手國事始終難覓機會,得知雍正厭倦紫禁城的狹窄閉塞,想将暢春園擴建為圓明園,果斷将已經在内務府造辦處做出不俗功績的兄長年希堯推薦給雍正。
“大哥不及二哥文武雙全,卻精通雜學,尤其擅長美術繪畫之類,若是由他把關圓明園的修建,必定能夠造出皇上心中所想。”
“你說得很有道理。”
雍正深以為然,數日後便正式任命年希堯主管暢春園擴建工作。
“謝皇上恩典!”
“你有這份本事,就該做這份工作,何況你妹妹異常看好你的才學。”
年羹堯的戰功和年世華的貼心讓雍正待年希堯的态度格外溫柔。
“那也是皇上賞識奴才,奴才才有這場機會!皇上是奴才的再世恩人!”
年希堯沒有年羹堯的傲慢脾氣,趕緊馬屁奉承雍正。
雍正聽着年希堯的讨好話,心情越發明朗暢快,一番賞賜後讓年希堯去後宮見貴妃。
“謝皇上天恩。”
……
“妹妹,哥哥這次是沾了妹妹的光才有幸成為暢春園擴建工作的主管官員,我一定竭盡全力修建暢春園,讓擴建後的暢春園如皇上所想那般美麗如明珠。”
“隻是如此?”
武曌眯眼,看着年希堯:“你知道我為什麼推薦你主持暢春園的擴建工作?”
“因為我有這份才學?”
“因為年家要在朝中有更多的分量。”
武曌直言不諱:“二哥這幾年不斷上折子給皇上舉薦人才,引來不少非議,有人甚至說朝廷選拔人才是‘年選’。以皇上的性情,接下來多半會對二哥有所打壓,所以我讓你主持修建暢春園,看似主動退步,讓皇上覺得年家人是妥帖謹慎的性格,其實修建皇家園林期間涉及物資、人員調配數以千萬計,經營得當的話,年家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我說這些并不是讓大哥你刻意做假公濟私的事,隻是讓你做事的時候稍作留意,記下擴建暢春園期間遇見的每個有用之人的姓名。”
“——妹妹高瞻遠矚,哥哥勝讀十年書。”
年希堯羞愧低下頭。
武曌又道:“二哥那邊,大哥也要叮囑一番,讓他做事低調,不要觸皇上逆鱗。若是因為‘年選’的事情被皇上打壓,也務必戒驕戒躁,隐忍為上。”
“妹妹的話很有道理,但是老二的性格……他未必願意聽我的勸!”
年希堯神色憂傷。
他雖是年羹堯的兄長,卻不敢在年羹堯面前高聲語。
“無妨,你就對他說一切都是我的意思,若他心有疑惑,可以入宮見我。”
“明白了……”
年希堯行禮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