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威嚴的聲音突然響起,弘宜面色驟變,皺眉看向大殿入口:“舅舅?”
“奴才年羹堯叩見皇上!”
雖然是人盡皆知的張揚跋扈大将軍,但在皇帝面前,年羹堯始終保持着應有的禮節,隻是行禮的聲音和姿勢總透着讓少年天子不安的強勢。
這次也不例外。
弘宜聞言,心中咯噔一聲,面色僵硬地說道:“舅舅快快請起,給舅舅看座。”
“謝皇上恩典。”
年羹堯理直氣壯地站直身體,坐下,笑裡藏刀地問道:“奴才進門的時候聽見皇上要傳召張廷玉?可是他做錯事情惹皇上不開心?”
“他……他……”
弘宜幹笑三聲,強行轉移話題:“再過三個月就是朕和皇後大婚的日子,舅舅可有看過内務府為大婚拟定的禮單?”
“奴才是顧命大臣兼大将軍,不管内務府的事情。”
聞言,弘宜皺眉,陰陽怪氣道:“可你除了是朕的顧命大臣還是朕的舅舅,身為舅舅,難道對外甥大婚也漠不關心?”
“皇上,奴才縱然是皇上的舅舅,也還是皇上的家臣,不敢僭越。”
“不敢僭越?”
弘宜闆臉,冷笑道:“民間如今可是流傳着年半朝的說法,說大清不愧是滿漢共治,連紫禁城的朝會也是滿人和漢人平分的局面,尤其是大将軍年羹堯——先帝在的時候每年都會替朝廷安排大量官職,如今成了皇上的舅舅更是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要去吏部幾趟,恨不得把看門的狗都換成年家的狗!”
“奴才鬥膽,請問皇上這話從何而來又是何人之言!”
年羹堯眼中露出隐約的殺氣。
弘宜被他的氣勢鎮住,強作鎮定道:“聽舅舅的意思,莫非傳言确有其事?”
“為朝廷舉薦人才是奴才作為顧命大臣的本份,至于他們的任免,此事一向由吏部決定!不是奴才能夠左右!皇上抱怨奴才給朝廷舉薦的人才太多,占了朝廷的席位,卻不知其他人舉薦的都是些素位屍餐之徒,難堪大用!”
“舅舅,你——”
“皇上還有何吩咐?”
年羹堯冷飕飕地看着弘宜。
弘宜後背發涼,隻能幹笑着目送年羹堯離開。
……
砰!
年羹堯走後,弘宜立刻砸了一個花瓶:“年羹堯!你這是公然與朕作對!别以為你是朕的舅舅,朕就不敢動你!朕掌權親政以後第一個收拾的就是你!”
……
……
“奴才見過聖母皇太後,願聖母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同于對待弘宜的飛揚跋扈,年羹堯在皇太後面前一向姿态端正陪着小心謹慎。
“你先跪着吧。”
武曌轉身,看了眼跪地的年羹堯,嘲諷道:“方才在養心殿好大的威風,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才是當今皇上。”
“太後——”
年羹堯試圖為自己争辯。
武曌笑了笑,道:“我知道二哥在皇帝面前受了不少委屈,也知道皇帝今日待二哥确有不當之處,但不管他如何無禮傲慢,他都是皇帝,是天子,你必須跪着伺候他,除非——”
“除非什麼?”
年羹堯脫口而出。
武曌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轉過身,慢悠悠地修剪盆景:“盆景的美麗需要定期修剪才能保持,大清江山的繁榮昌盛同樣需要付出非常辛苦才能長久維持,有時甚至必須做出不得已的犧牲。”
“皇太後的意思是——”
“本宮什麼都沒有說。”
武曌放下剪子,讓年羹堯起身:“大清如今有多少軍隊裝備了連發火木倉?”
“回皇太後,奴才已經訓練出總數近一萬人的火木倉隊。”
“一萬人……”
武曌念叨着這個數字,眼中閃過一絲向往與恍惚:“火炮呢?軍中現在有多少改良火炮?又有多少運送軍需物資的裝載馬達的車輛?”
“回皇太後,奴才的軍隊現在有足足兩百門改良火炮,另有大概一百門火炮即将完工。”
“三百……這個數量還是少了。”
武曌直言不諱。
在天幕系統展示的未來影像中,火木倉、火炮都隻是最初級的武器,未來的人們不僅擁有各種槍炮,還有威力更加巨大的坦克、導彈、航母,甚至出現了無人作戰系統!
真人戰場上,軍士們無不穿着被稱為機械裝甲的奇特寶甲,身邊跟着名為機械狗之類的金屬機械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