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因為不滿聖母皇太後的專權,恨屋及烏的弘宜對西洋傳來的各類物品、技藝也有着異常的排斥情緒,哪怕他知道西洋人的東西很好、将它們和大清技藝結合能産生出更多的好東西。
禮部官員也知道皇帝對西洋的複雜心思,翻譯俄羅斯使者關于俄羅斯新設立的科學院、樞密院的介紹時故意将這一系列學術、行政機構源自法蘭西等西洋國的内容略過不譯,隻介紹這些機構的先進性和優越性。
“……原來如此。”
聽完禮部官員的翻譯,弘宜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通過鳳龍聽了完整的翻譯版本的武曌則對弘宜有了更多的不滿。
[弘宜為了恨我甚至不惜掩耳盜鈴,真是個可憐又可恨的家夥!]
【你打算什麼時候除掉他?】
鳳龍興奮不已。
武曌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
觐見結束後,武曌召見俄羅斯使者,詢問葉卡捷琳娜女皇的具體情況。
俄羅斯使者出使大清前就被告知大清朝廷大部分國政事務的決斷出自聖母皇太後和她的大将軍兄長之手,因此,單獨觐見聖母皇太後的時候,他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聽你的意思,你們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實際并不過問政事,國家權力大都握在緬希科夫手中?”
“是。”
“她不擔心大權旁落、緬希科夫生出不臣之心嗎?”
“緬希科夫大臣是彼得大帝最忠誠的仆人,堅定的愛國者,他不會做出任何可能讓彼得大帝的聖靈感到不悅的事情。”
“聖靈……”
武曌冷笑。
她對俄羅斯人信奉的東正教的封聖傳統不屑一顧,但對彼得一世執政期間對俄羅斯國家上下各個階層強制推行的西式改革深感興趣。
俄羅斯使者見大清的聖母皇太後對彼得大帝的國政方針感興趣,于是繪聲繪色地介紹彼得大帝生前推行的種種改革内容。
武曌安靜地聽着,時不時打斷詢問,并讓官員記錄相關内容。
……
……
“皇太後召見俄羅斯使者詢問俄羅斯彼得皇帝的改革措施?”
名義上已經遠離朝堂,但作為曾經的攝政王、先帝親封的鐵帽子王爺,怡親王允祥總能第一時間收到宮中傳出的重要消息。
“皇上對此事是什麼态度?”
“回王爺的話,皇上沒有任何表态,他希望俄羅斯使者能留在京城,觀禮帝後大婚。”
“真的嗎?”
允祥皺眉。
宮廷浮沉數十年的他怎麼可能聞不出其中蘊含的危險。
皇帝擔心帝後大婚一事可能出現意外波折,所以點名希望俄羅斯使者留在京城,以防皇太後那邊另有動作。
可是皇太後作為皇帝的生身母親怎麼可能……
除非——
想到某種可能,允祥長歎一聲:“她不愧是先帝最為倚重的女人。”
“那咱們該怎麼辦?”
十三福晉憂心忡忡地問道。
允祥搖搖頭,道:“靜觀其變,不要打草驚蛇。”
“可是……這種事情……”
“你我能夠想到的,聖母皇太後必定也早就已經想到……但是你可知年羹堯手上有一支近萬人的連發火木倉隊伍?并且這支隊伍還裝備了數百門火炮!尋常八旗精銳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允祥見識過連發火木倉、火炮的威力,知道在這些火器面前,傳統的騎射功夫不堪一擊。
“那我們也不能……”
“聖母皇太後不止是在軍事上占據優勢,她這些年一直在民間推行各類西洋技術,增開工部恩科,天下人的心思早就因此産生了變化。何況她還是漢軍旗出身,在不懂何為滿人何為旗人、漢軍旗和普通漢人又有什麼區别的無知百姓眼中,她就是他們心心念念的漢人!”
“啊……”
十三福晉聽得目瞪口呆:“王爺,那大清江山豈不是……”
“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允祥淡淡一笑,道:“聖母皇太後是個比我們的預想還要聰明千百倍的女中諸葛,她知道誰能助她一臂之力,誰絕無可能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