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
武曌面色沉靜,不等弘宜坐下便徑直問道:“今日朝堂可有大事?”
“回皇額涅的話,今日早朝無大事發生。”
“當真?”
武曌笑容微妙。
弘宜心中一陣打鼓,強作鎮定道:“若真有大事發生,朝臣們很快就會把奏章送到皇額涅跟前,兒子又怎能隐瞞?”
“你說得也有道理。”
武曌暧昧一笑,反問弘宜:“聽說你準備帶着皇後去木蘭圍場,順便召見蒙古各部王公?”
“木蘭圍獵是祖宗定下的規矩,皇阿瑪生前身體不适,不能定時定期舉行,兒子如今已經大婚成年,理應遵循祖宗教誨,重拾木蘭圍獵。”
弘宜振振有詞。
武曌擡手,莞爾一笑,道:“本宮當然知道祖宗的這份教誨,也無意阻止木蘭圍獵。本宮隻是不明白——木蘭圍獵這種大事,皇帝為何要下面的人瞞着本宮?難不成你懷疑本宮、認為本宮會反對你舉行木蘭圍獵?”
“皇額涅——”
弘宜意識到不妙,後背隐隐發汗。
武曌:“年輕人有銳氣有朝氣是好事,但也不能因此失去對長輩的尊敬。”
“兒子明白,兒子一定謹記皇額涅教誨,以後不管做什麼決定都會事前詢問皇額涅的意見,得到皇額涅的首肯後再行決斷。”
弘宜努力做出恭順姿态。
武曌假裝被他的孝順感動,露出笑容,道:“這才是本宮的好兒子。”
……
觐見完畢,弘宜離開,皇後等人緊随其後。
“皇上——”
“剛才的事情,你都瞧見了?”
弘宜停下,似笑非笑地看着富察皇後。
富察皇後低頭,小聲道:“奴才都瞧見了。”
“你是不是也覺得朕很不孝?竟然不把舉行木蘭圍獵的決定提前告訴皇太後?”
“奴才不知道。”
富察皇後知道宮廷險惡,皇太後和皇帝關系微妙,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知道嗎?”
弘宜皺眉。
富察皇後的回答讓他感到微妙不适:“既然如此,那你就永遠都不知道吧!”
“奴才遵命。”
富察皇後低着頭,小心翼翼伺候弘宜坐上辇車,自己坐後面的小一号辇車。
女人表現出的内斂識趣讓弘宜的自尊得到極大滿足,同時也更加期待接下來的木蘭圍獵:他要借着木蘭圍獵的機會籠絡滿蒙貴族,鞏固自己的權力,一鼓作氣從皇太後和年氏一族手中拿回權力!
[皇額涅,兒子并非不孝,但兒子才是名正言順的大清皇帝,兒子已經成年,兒子必須親政!]
……
……
[他真是這麼說?]
從風龍處得知弘宜内心想法的武曌露出欣慰的笑容。
[能力不怎麼樣,野心倒是已經長大。可惜他知道今時今日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敵人是誰。]
【他的敵人不是你嗎?】
鳳龍好奇。
[我是他的敵人,但不是他真正的敵人……他真正的敵人是天下,或者說天下所有能從我推行的措施中得到好處的人。]
武曌擡頭,看着天空。
[皇帝不隻是皇帝,更是天下人的利益代表。如果皇帝推行的政策符合天下大多數人的利益需求、能讓大部分人從中獲利,他/她就是受天下人擁護的好皇帝;如果皇帝推行的政策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隻有少部分人從中獲利,他/她的地位就會受到嚴重挑戰;如果幾乎沒人能從皇帝的執政中得到好處,那便是氣數已盡、帝王末路……]
【難怪你即便得到年羹堯的軍事支持、漢臣的朝堂支持,依舊一再強調說時機不成熟還不能做皇帝……原來時機成熟指的是這個意思……】
鳳龍似懂非懂。
武曌勉勵地點了點頭。
[比起再次坐上皇位,這一世的我更希望能夠開創一個世代承襲的王朝,而不是如前世那般好不容易坐上皇位最終卻……我希望生前是皇帝,死後也以皇帝的身份下葬,并在史書中留下王朝開創者、曆史轉折點的重要改革家等一系列褒義的記錄……]
【你果然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
鳳龍笑得很開心。
祂喜歡野心勃勃的人,尤其是不管遭遇什麼挫折都不氣餒、不放棄、生命不休野心不止的野心家。
【你準備怎麼讓你的好兒子在行宮結束生命?】
[這件事……暫時保密!]
武曌狡黠一笑,命人秘密護送尹無歸回京。
【你要利用她掌握的四十二世紀的科學知識?】
鳳龍恍然大悟。
[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