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目送年羹堯遠去,眼中閃爍叵測的光芒。
……
……
【為什麼不順勢接下他們的懇請?龍袍稱聖難道不是你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标?】
鳳龍托着下巴,一臉天真無邪地問武曌。
武曌放下手中奏章,一邊喝茶一邊回答鳳龍。
[傳統中的禅位需要三辭三讓,今日之事隻能算作第一辭第一讓。]
【為什麼要三辭三讓?有什麼說辭嗎?】
鳳龍不懂。
武曌于是向鳳龍解釋三辭三讓的禅位傳統由來。
聽完武曌的解釋,鳳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你們人類的規矩可是真複雜啊。】
[後世遵循三辭三讓的流程并非因循守舊,而是需要通過三辭三讓的冗長流程向天下人釋放信号,觀察天下人對此事的态度。如果世人激烈反對,禅讓流程必須就此中止,如果民間幾乎沒有反對聲浪——]
【就可以順利登基上位?】
[不錯。]
【原來是這麼回事,你們人類雖然生命短暫如瞬間煙塵,卻能用如此短暫的生命創造輝煌的文明,圍繞文明發明出各種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
鳳龍流露出不舍之情。
【可惜……人類的生命太過短暫,如果人類的個體能擁有平均兩百年、三百年甚至更長的壽命……又将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文明?什麼樣的複雜制度?話說回來,人類正是因為生命足夠短暫,才會格外珍惜時間,将如何過好短暫的一生視為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情……】
[為什麼突然對我說這些?]
武曌不解的看着鳳龍。
[你即将要離開?]
【嗯,我即将要離開。當然,‘即将’是我的時間概念裡的‘即将’,換算到你們的時間中,已經是足以讓人走完一輩子的漫長時光……】
鳳龍莞爾一笑,笑容中散發着溫情和悲傷。
【所以,雖然對我而言是‘轉瞬即逝’的‘即将’,但對你而言,‘即将’卻是很多很多的時間。】
[看着這樣的你,我突然覺得擁有漫長到沒有盡頭的生命或許是一件寂寞痛苦的事情。]
【孤獨是長生必須接受的饋贈,好在我一向懂得如何排解這份寂寞~】
鳳龍狡黠一笑,轉身溜進小廚房。
武曌對此也隻是寵溺一笑,繼續翻看奏章。
……
怡親王在正月大朝會上請求太皇太後臨朝稱聖的消息很快傳遍京城,人們紛紛在酒肆茶館的角落裡議論此事,但大多數人隻把這件事當成一則笑談。
“誰當皇帝,我們都要三拜九叩,紫禁城裡的事情和我們又有什麼關系?”
“反正最近十多年的大清政事本來就一直由太皇太後處理,怡親王的奏請成了也不過是給太皇太後改個稱呼。”
“就是!就是!咱們小老百姓能吃口飽飯已經心滿意足,管這些作甚!”
議論到此處,有人突然擠眉弄眼:“我聽說太皇太後的大哥去年年底造出的大船足足有五十丈長,船員可以在汪洋大海中行駛一年都有吃有喝,船上還裝着火炮,人人配火木倉,南洋那些海盜是聞風喪膽,看到大清龍旗就遠遠跑掉……”
“真的嗎?真有這麼厲害嗎?别是瞎吹牛啊!”
衆人被大船的話題吸引,紛紛圍攏過來。
那人見狀,也是眉飛色舞:“爺們怎麼可能吹牛?!爺的遠房兄弟就在廣州大船塢裡做事!他親口跟我們說,那船大得吓人,站在下面看,簡直是一座漂在海上的宮殿!”
“哈哈!真有這麼厲害嗎?”
酒肆裡的人紛紛大笑,怡親王奏求太皇太後臨朝稱聖的話題就此打住。
對他們而言,朝堂和天下是太遙遠的事情,遠不如思考明日的一日三餐更務實。
……
同一時間,京官們卻無一例外地把自己關進書房,翻來覆去地踱步。
怡親王此舉究竟是何用意?
是真心要勸太皇太後效仿武則天、劉娥舊事臨朝稱聖,還是……
試探年家?
如果是試探,為何那麼多宗親一起下跪?
如果是真心,太皇太後為何反對得如此堅決?年大将軍也一言不發?
唉!
做官難,做京官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