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李世民也聽出來了,憋着笑點頭,在桌上找了找,找到陸星星打草稿的本子,作勢撕一張,看陸星星點頭了便真撕下來,又借了支筆,學着他們握筆的樣子,寫道:“這是廉頗與蔺相如的故事,那比别的字體顯得粗黑的幾處,分别寫的是‘完璧歸趙’‘渑池之會’‘負荊請罪’。”
他終于忍不住大笑起來,引得三個孩子都看他,不想寫作業的三個小學生紛紛問:“他笑什麼啊?”
“哈哈哈哈,陛下你看看,這就寫的你們秦國故事啊!”
這些簡體字他當然也不能全部識得,但是他讀過廉頗蔺相如列傳呀。
書上的故事并非原文,而是簡單直白,與他習慣的口語相比也有所不同的大白話。但是既然故事知道了,有些字也猜得出來,那麼整篇故事自然就可以連猜帶蒙的順下來了。
隻要多幾本這樣的課本,李世民現在非常有信心,隻要幾天時間,他就能閱讀這裡的文章。
秦始皇皺起了眉頭。比起曾大父不太有面子的事情被人寫到書上編排,他更在意的是通過這篇文章,他終于确定了這是秦、漢,以及李世民所在的隋之後的後世,而不是仙人所居之地。
徹底放棄了在這裡求仙的念頭,他也更加冷靜了,放下可以用來識字的語文課本,他又向陸星星正在寫的數學本看去。
熟悉的符号,這就是那個記帳本上出現過的,一定是表示數的符号。既然在大秦後世,甚至在他所不知道的漢與隋的後世,連這麼小的孩子都要學,那麼一定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他将學會這些符号和運用符号的方法,也列入了需要學習的内容,隻不是緊要項目罷了。
小學生寫作業本來就不專心,有他們三個幹擾,李世民不時的問一問他們某個詞的讀音,天色都暗下來了,一年級的陸圓和三年級的陸亮已經寫完作業,陸星星還在趕工。
五年級作業多一些,她寫完練習冊,怨念滿腹地開始抄寫生字詞。還是白二英過來叫她:“今天怎麼寫這麼慢,天都黑了,趕緊開燈寫。”
“哦。”她慢吞吞地拿起本子,羨慕地看着已經完成作業沖她作鬼臉的堂弟堂妹,不高興地進屋了。
屋裡不是更黑?他們舍得點蠟燭或是油燈麼?
一直沒走,在院裡借着天色分看三個小學生課本的嬴政與劉徹一怔,便看見她進的那屋窗口亮起了光。
秦時隻有蜂蠟,價貴,平民根本點不起。油燈用的還是動物油脂,民間更不可能使用。所以嬴政想的是進屋天光線還不如外面,她進去作什麼?
劉徹與他差不多,張骞還沒從西域帶回芝麻,植物油同樣沒有大行于世,蠟燭也同樣很貴。
李世民就不一樣了,他單純覺得能讀得起書的家庭應該也供得起照明,隻是現在天色也不是特别暗,點燈難道能亮到哪去嗎……咦!
三個人一起拿着小學課本站起來,那透光的水晶般的窗戶他們是早就發現并研究過了,開始以為是仙界,後來認為是與紙一樣在此處不算珍貴的物事,倒沒有大驚小怪。
可現在天黑了,從窗戶裡透出來的光,怎麼會那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