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的老婆是黛玉[紅樓] > 第14章 中秋瑣事

第14章 中秋瑣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過,栾長史那裡好說,主要還是安王府裡。

當天下午,他就去西街上雇了五六個閑漢。第二天一早,他們夫妻兩個就帶着把東西送到了安王府。

雖說都是些尋常之物,唯一可圈可點的也隻有他們家自己做的月餅。但重要的是這份心意,還有安王的心意。

府裡掌管中饋的王妃知道安王看重徐茂行,特意叫人留下他們吃了盞茶,賜下幾匹時興的緞子和文房四寶,并四對五子登科的金锞子,鼓勵徐茂行好生讀書,莫要辜負了王爺的期望。

上行下效,王爺和王妃的态度底下人都看在眼裡,自然就對徐家高看一眼,不當尋常門客看待。

從安王府出來之後,福伯被賈家打擊到的精氣神都重新回來了。到家之後,他給閑漢們結了工錢,又另出一錢銀子讓他們去喝酒,這才高高興興去見徐茂行。

彼時中秋已近,郭先生特意給他放了三天假。徐茂行也置備了四個點心盒子、兩匹好緞子和一刀澄心堂紙,拜呈給了郭先生,以示尊師重道之意。

昨日他把《千字文》背熟,當夜抽取了系統獎勵的盲盒,竟然是王陽明親自注解的《論語》一部。徐茂行是驚喜與失望并存,心情複雜極了。

說驚喜自然是因為知曉王陽明的大名,那可是儒學界公認的聖人,其鑽研出的“心學”呼籲讀書人知行合一,對當時隻知空談微言大義的學術界産生了劇烈的沖擊。

能得到這樣一位大神親自注解的書,徐茂行何止是驚喜,簡直就是受寵若驚。

至于失望,就是東西雖好,卻和他預期的相差太遠了。

上次他背完《百家姓》,從盲盒裡抽出的獎勵就很實在,直接就是二十錠五兩重的金元寶,大大緩解了徐家的财政危機。

不是他沒出息不争氣,整日裡隻想着錢錢錢,實在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呀。

雖然安王府每個月也會讓人送過來二十兩銀子,但這是在京城,物價高隻是一方面,讀書的花費才是大頭。還有家裡養的奴仆,每年也是要交稅的,這筆銀子得慢慢攢出來吧?

人家安王府能幫這麼多,已經足夠仁義了,徐茂行可沒臉再求上門去打秋風了。

得了那一百兩黃金之後,徐茂行就拿出了一半交給了福伯,貼補家裡的日常花費。也不知福伯自己腦補了些什麼,并沒有多問這筆錢财的來曆,隻是自那以後,過日子就更加精打細算了。

今日他能多給那些閑漢一錢銀子,可見是高興壞了。

“二爺,您讀書呢?”

福伯一進門,見徐茂行正拿着一本嶄新的《論語》翻看,頓時就欣慰的不得了。

徐茂行便把書小心放在桌案上,問道:“安王府那邊的禮都送去了?”

“送去了,送去了。”福伯之所以來這一趟,就是想說這件事,“王妃身邊的管事娘子十分客氣,還奉命留了我和拙荊一盞香茶。”

徐茂行聞言,心裡松了口氣,臉上便也帶出笑影來了,“那就好,那就好。”

也不枉他拐彎抹角提醒安王那番話了。

且不說他父親就是安王一黨的,如今他又受了安王這麼多恩惠,日後入了朝,天然就會被歸在安王一脈。若是他敢跳反,隻怕會被整個官場唾棄。

因此,他自然是希望安王的位置越穩越好的。

提起安王,就不免想到栾長史,他又吩咐道:“栾長史那邊也不可怠慢,人家為了咱家的事也沒少跑前跑後。”

“二爺放心,東西都準備好了,明日我便親自送送過去。”

福伯又說了些今日在安王府的見聞,比如有哪家的管家去送禮時碰上了,王府管事們對他們的态度分别如何等等。

雖然都是瑣碎東西,但對徐茂行來說,卻是很珍貴的獲得朝中動向的機會。

徐茂行忽然聽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号,便打斷了福伯道:“你是說,保齡侯府的二管家也去拜見王妃了?”

“是呀,和小的是前後腳進的王府呢。”福伯得意道,“王府的管事讓咱們家先進去的。”

徐茂行若有所思,又問道:“往年保齡侯府也去安王府拜節嗎?”

福伯撇嘴道:“去,怎麼不去?他們家一向是誰都不得罪,凡是入了朝的皇子,三節兩壽都有一份拜禮奉上。”

“原來如此。”徐茂行點了點。

本來史家的人口就多,開銷巨大,再為了維持中立的立場抛費這麼大,也怪不得他們家财政緊張了。

但這種左右逢源的行徑顯然是不可取的,他記得老闆的電視劇裡,史家比賈家還先被抄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