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便感覺到室内靜的落針可聞。
元汐柔軟的小腦袋貼在冰涼的磚地上,默默的抿了抿唇。
爹爹元清衍精于詩書,本是亦是元家最有出息的人,當年祖母為爹爹挑選了一門門當戶對甚至略優于他們元家的親事,是個五品谏議大夫之女,不料到爹爹斷然拒絕,還娶了娘親為妻。
這麼多年來,祖母以及合族人也曾試探着給元清衍說個小妾當二房,但元清衍想也不想的全都拒絕了。
由此祖母極不喜娘親,連帶也不喜歡她和哥哥。
滿屋子寂靜。
其他後輩也都悄悄察言觀色着神色冷淡的元老夫人。
元清衍心疼女兒,不忍女兒小小年紀就經受滿屋大人的審判,于是起身笑向坐在正中的老夫人:“母親,地磚冰涼,汐兒小小年紀恐經受不住,不如讓她起來。”
趴跪在下面的小姑娘挽着女童發髻,身着胭脂色齊胸襦裙,明明才五歲的年紀,卻像個大人那樣乖順恭敬的趴在那裡。
元老夫人瞧了一眼自家焦急卻又克制的兒子與媳婦,頓了頓,淡但開口:“起來吧。”
小姑娘兩隻手規規矩矩的撐着地磚,從地上站了起來,然後又雙手握拳,上身微微俯下去,聲音清脆的說道,像初生的嫩芽:“謝謝祖母。”
小姑娘圓臉杏眼,許是跪了這半日,體力有些不支,白嫩臉蛋微微發紅,襯得一雙大眼愈發生氣,頰邊淺淺兩隻梨渦,真真玉雪可愛。
臉上沒有半分的不耐或者怨怼。
元老夫人瞧着,冰霜般臉上不覺緩和了些。
不遠處緊緊瞧着這一幕的沈微蘭也稍稍的将心放下來。
老夫人不滿意她的家世,她與元清衍成婚時,一應諸事不理,皆是元清衍與她娘家自己料理的,自己這麼多年來,哪怕她已經生下了元朗與元汐兩個孩子,老夫人對她的态度依舊不冷不熱,沒多大變化。
直到元郎到了開蒙入學的年齡,元二爺才遞信過來,提議元朗回青州讀書,也好叫老夫人有個念想。
無論怎樣,這也算元家釋放和好的信号。
此次陪丈夫回青州,她心底亦是沒底,怕遭遇老夫人與元家的的冷眼。
“過來。”
就在這時,元老夫人忽然擡起一隻手,朝元汐招了一招手。
元汐輕眨了下眼,動身邁着一對小短腿跑了過去。
“祖母。”
稚童身上淡淡的奶香撲到鼻尖。
小姑娘睫毛生得又長又密,雪白柔嫩的面頰上,一雙大眼水汪汪的。
看得元老夫人心頭一軟。
花開重錦,昭顔稚齒,日月相望,天地相合,倒是個福祾圓滿之相。
她枯朽的手摸着小姑娘綿軟的小手,不禁問道:“你今年幾歲了?”
“五歲。”
小姑娘聲音奶奶的,忽然皺了下眉,似乎是在思索,又補充說道:“五歲……有六個月。”
看着小姑娘認真規矩的模樣,元老夫人眼角不禁流瀉出一絲微笑:“那離女紅還早。”
看到老夫人對汐兒這般,沈微蘭不禁與丈夫元清衍對視了眼,元清衍眼裡亦有驚訝,但接着又盈滿了笑意。
滿屋人都是慣會見風使舵的,見老夫人接納了元汐,紛紛上來親親熱熱的問候。
元老夫人一共生了兩子一女,二爺元清榮蓄着兩撇短八字胡,俊目修眉,身材俊俏,二夫人蘇音身着淡綠色襦裙,長發輕挽,面薄腰纖,氣質如蘭。
元二爺攜了一個約莫八九歲的男孩過來,笑道:“元日,跟你妹妹問好。”
誰料男孩縮着腦袋,眼珠亂瞟不敢看她。
元汐仰起小臉,露出個乖巧的笑,杏眼彎彎的,臉頰邊的梨渦好似甜蜜:“二哥哥好。”
好可愛!
元日一顆心都快被叫酥了,磕磕絆絆的回了句“妹,妹妹好”,然後又羞澀的垂下頭去。
見衆人都已相熟的差不多,元老夫人側頭看向身旁的大丫鬟碧珠道:“去看看廚房裡菜都預備好了沒有。”
“老夫人,那謝少爺……”碧珠看見老夫人勃然變色,自覺失言,趕忙住了嘴答應着去了,沒半盞茶時,便攜廚役上的人端了菜來。
衆人方撤席安設桌椅,預備傳菜。
席上元老夫人坐首席,下方依次是元清衍,元清榮,及各自妻女。
桌案上頭擺了海物山珍,也有幹果茶食,忌着有垂髻小兒在,便将酒飲都換成了蜜餞糕點,綠豆湯。
元汐上輩子省吃儉用,隻有等結稿費的時候,才舍得去晚上八點後的超市買點打折的醬肉燒雞,鹵雞腿之類的,導緻她看到肉,就像狼見了野兔。
小姑娘雙頰粉粉,吃得嘴邊都是油,像隻可愛的小倉鼠,看得大人們心都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