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高台濯月 > 第3章 夏若莘

第3章 夏若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柔儀在忙着從頭到腳重新認識一遍夏若莘的時候,夏若莘也在暗暗琢磨着她。

原以為今日自西角門進了安陽侯府以來,一路看到的雕梁畫棟、富麗陳設已夠令人咂舌的了,直到來了香樨齋,夏若莘才明白誰才是崔府最得意的人兒。

香樨齋雖不如陳氏的院子大,卻也有五間正房。

穿過垂花門沿着遊廊過來,夏若莘入眼的第一物不是那些栽滿庭院的桂花樹,而是屋前一架系着彩綢的紅漆大秋千。

這秋千通體簇新,一看就是新紮沒多久的,在這凍手凍腳的時節要做這個可不方便。

夏若莘見此心中便有了點數,可見崔姑娘是個要星星就得有星星的主兒。

秋千背後五六步外又是一架竹篾搭的大花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攀緣着掉光了葉子的枝蔓。

夏若莘猜測那是紫藤,等到春夏開花了便像瀑布一樣繁盛。

走到正房門前,穿過前頭的兩間抱廈,正中的堂屋被用作崔柔儀的待客之所。

堂上并排擺着兩把黑漆描金雲蝠紋的大椅,下邊左右又各設了兩把梨木镌花椅,椅邊各配了同套的長方香幾。

夏若莘瞧着這氣派,不像是閨閣小姐的住所,倒比外頭二三等人家的掌家夫人的屋子還齊整。

即便是夏父夏母膝下僅夏若莘一個孩兒,從小也是如珠如寶般養大的,在福建家中也不曾這樣為她排布過。

夏若莘自是知道閨閣小姐間來往,多是用不上這一套唬人的家什的,奈何侯府占地甚廣又十分闊綽,擺這一套權當是給崔姑娘添排場了。

屋裡最醒目的,還屬黑漆大椅背後的翹頭條案上那擺了一排的牡丹花,竟在寒冬裡也開得如此熱烈。

紅粉花朵互相交錯,色澤比春日裡還濃豔,想是特地在暖室裡用湯氣熏蒸出來的。

堂屋已是這樣富麗講究了,與兩邊次間又用了兩架多寶閣作隔斷。

多寶閣更不必說,奇珍異寶擺得琳琅滿目,到底還是侯府積年的寶貝多。

夏若莘再往裡走些,來到用作午間小憩的西次間,趁着陳氏說話的空當,略略環視四周。

靠牆一側安放着崔柔儀慣用的楠木穿藤小榻,因是冬天便鋪上了綢緞作襯皮毛作面的褥子。

榻邊随意擺了兩個的小杌子,一個用來踏腳,另一個則駝着一隻吐氣冉冉的瑞獸香爐。

那香爐刀功圓熟幹淨,形态舒卷有緻,想是有些來曆,夏若莘猜測莫不是宮裡賞下來的。

小榻的對面是一張束腰小圓桌配了四個繡墩,桌上甜白釉葫蘆瓶裡插了一枝暗香穿盈的紅梅,熱烈得格外紮眼。

隻是看了五間屋子其中之二,夏若莘便暗暗捏了把汗:看這處處華貴講究的樣子,崔表妹隻怕不是個随和的人,未必好相與。

許是夏若莘的視線在圓桌上停留得久了,崔柔儀還以為她在看擱在桌上的一串白玉九連環,便主動把她往桌邊讓座,道:

“這是二哥昨日剛給我捎回來的新玩意兒,我笨得很,解不開,莫若送給夏姐姐回去試試。”

崔柔儀一改往日的倨傲,待夏若莘親切有加,引得陳氏微微吃驚,左右看了看,但笑不語。

夏若莘則不免一陣赧然,立時自省道:原是我猜錯了,不該把人都往壞處想的,京城雖是富貴至極之地,可也不全是傲慢之輩。

夏若莘當然不會第一天來就要走表妹的東西,反而回身向貼身丫鬟取來一個嵌了和田玉花片的紫檀方盒。

她遞過去道:“此番來怕是要叨擾府上好一陣子,今日頭一回見崔妹妹,略備了薄禮,如若不棄,還請收下。”

崔柔儀重生一世是早就知道夏家表姐今年要來的,可是她連日纏綿病榻,尚顧不到備禮這一項。

不過她也不絲毫不慌,侯府規矩嚴整,自有待客的定數,幾個大丫鬟又都是處事周全的熟手了,想必早就料理好了。

崔柔儀這邊一接了夏若莘的禮,那邊染缃和漱白就合力搬上來一件金枝玉葉柿子盆景。

紅玉做的柿子顆顆飽滿可愛,錯落有緻的挂在枝葉間,由不得人不愛它,最難得的是這寓意還應景。

備見面禮的這點小事果然不用她操心,崔柔儀對丫鬟們辦事的水準無疑是滿意的,面色自然的推過去道:“我也有回禮給姐姐,隻取個事事如意的好意頭罷。”

誰不知道夏若莘千裡迢迢來一趟所為何事,“事事如意”的好兆頭她怎能不領情,便順勢謝道:“那就借妹妹吉言了。”

陳氏坐在當中,看了這姐妹倆半晌,是越看越驚奇,終于忍不住笑道:“我家柔儀自小人緣淡薄,今日卻難得你們投緣,待這兩天落絮齋那裡收拾停當了,便好互相作伴了。”

陳氏如此說,還算給閨女留面子了,崔柔儀聽了不得不讪笑了一下。

以她上輩子那副高傲驕縱、目中無人的脾氣,上哪裡去找那麼多願意成日捧臭腳的小姐妹,自然是“人緣淡薄”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