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女皇與質子 > 第1章 天理公道

第1章 天理公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梁國王宮恢宏的大殿之上,宮人井然有序地呈上美酒佳肴。席間絲竹悠揚,猶如天籁,令人心悅神甯。

觥籌交錯間,本該一片歡聲笑語的大殿之中,卻無幾分宴飲之樂,反而愁雲陣陣。

原因無他,這并非供皇親貴胄享樂的筵席,而是梁國招待兵臨城下的桓國皇帝及将士,向其稱臣納貢的求和宴。

此番大桓女皇段曦甯親率三十萬大軍由荊州過江,先滅荊國,後滅南漢,勢如破竹,無人可擋。

而今又包抄梁國,兵鋒直指梁都武康,大有蕩平江南之勢。

與梁國以羅霄山為界,僵持二十多年,甚至常常壓梁國一頭的荊國已滅,一應王族皆被斬殺。

如今世上再無荊國,惟有大桓山南道。

此例在前,梁王眼見不敵,不再負隅頑抗,幹脆遞上了降書,自去帝号,以求能免于傾覆之禍,不做亡國之君。

現下殿中上位所坐,便是傳說中心狠手辣、夷滅兩國皇族的大桓女皇。

有這麼一尊殺神在場,梁國衆人自是如坐針氈,生怕一口氣沒出對就被她拉出去砍了,求和也求得惴惴不安。

一國要降,無非要稱臣納貢,割地賠款,以及送上質子。

這在曾經的亂世紛争中是司空見慣的事。

别的不說,荊國未滅之前,梁國就已向其納了十幾年的歲币了。

如今不過是換個進貢的宗主,這歲币梁王納得心安理得。而稱臣卻多少讓他覺得憋屈,但也敢怒不敢言。

隻盼大桓此次能信守和約,帶着質子、歲貢班師回朝,解了梁國眼下之危,莫讓他做亡國之君。

怕隻怕對方反複無常,根本隻為戲耍梁國,沒有留下他們的打算。

那大桓女皇殺人如麻,誰知會不會在梁宮也大開殺戒?

因而衆人皆十分忐忑,如履薄冰。

段曦甯端坐上首,百無聊賴地飲着杯中酒,手中把玩着一把匕首,銳利的眸光不斷在殿中逡巡。

梁王室起于吳興沈氏,是屹立千年的江南望族,出過數十位足以青史留名的大儒,天下士林皆以其為正統。就連段曦甯自己跟着太傅讀書時,都讀過不少吳興沈氏的名儒大家著述。

如今梁王的庶長兄竟陵先生,便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在士林中極受推崇。世子沈鴻亦是位享譽江南的大才子,主持修訂編述了不少典籍,頗有文名。

不僅文壇煊赫,沈氏祖上累世公卿,五十多年前曾經一統整個江南,至今仍有威望。

這也是兵力更盛的荊國甘願與梁國以羅霄山為界分而治之,約為兄弟之國,未将梁國攻滅之故。

可惜梁國先王晚年昏聩,沉溺于聲色犬馬,馭下無能,緻使朝中大将高景叛離,另立荊國,且不斷蠶食梁國。

如今的梁王又庸碌無能,無力收拾殘局,隻能勉強做個守成之君,這才使梁國逐步走向衰落,不複往日榮光。

段曦甯殺伐果斷,卻不是一味崇尚武力的蠻橫之人。她很清楚以武得之,以文治之的道理。

大桓雖兵強馬壯,名将如雲,可文臣實在緊缺,自是沒必要把這樣在士林中極負盛名的士族逼得太狠,得不償失。

等她将來一統天下,少不得還要用這幫文人治國。事情做得太絕,以後見了面誰臉上都不好看,到時候就不好找台階下了。

除了有大批讀書人,梁國這些年的海商繁盛,使這積弱小國富得流油,即使每年被荊國勒索大筆财物也不影響過富裕日子,讓她這快窮瘋了的窮鬼眼饞得緊。

如今隔壁荊國這條瘋狗讓她打死了,肥肉也該讓她嘗嘗了。

大桓自立國以來,為了一統天下而連番大戰,緻使國庫連年虧空,到她即位時窮得都要上山當土匪了,休養生息了幾年才湊出南征糧草。

所謂鄰家有糧我有槍,鄰家就是我糧倉。

國小、兵弱、富裕,梁國就是她絕佳的糧倉。有了梁國上供,緊巴巴的日子也能周轉開些。

她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興緻缺缺。

這套酒器倒是不錯,用的上好的青瓷,價值不菲,賣了應當能換不少銀子。

隻可惜,裡面的酒如白水一般,品起來寡淡無味。下面坐的人也都鹌鹑似的,無趣呆闆。

之前對吳興沈氏的盛名早有耳聞,還以為這次能見到多驚才絕豔的人物,結果除了世子沈鴻貌似談吐不凡,别的好像也沒什麼特别的。

果然是氣數已盡了,連個像樣的文士公子也沒了。

放下手中寡淡無味的杯中酒,她身子微微後傾,靠着椅背,懶懶地掀起眼皮,指尖極為靈活地轉着匕首玩兒,望向下首的梁王問:“你族中子侄可都在此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