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官員及其家眷有條不紊地通過了檢查站。輪到明珠他們一家檢查完,她和二哥隻有一臂的距離,剛想開口問問二哥的身體狀況,卻被娘揪住了衣角。明珠側頭看向娘,見娘皺眉抿嘴,她懂了這是讓她閉嘴的意思。
明景朗看到了明珠和娘的小動作,他向明珠颔首後,立刻将注意力轉回到手中的名冊和接下來要入宮的人們身上。
入宮後,男女兵分兩路,明家衛他們要在太和殿恭候皇帝駕臨。明珠跟着人流前往坤甯宮。
明珠自小便出入皇宮,宮内的布局和景緻對她來說沒什麼吸引力。但人流中不少小姐是第一次進宮,無論是皇宮的大氣磅礴還是細緻入微的雕刻,都令她們目不暇接。
明珠聽到身後傳來的感歎聲,忍不住回頭望去,隻見一位穿着淺粉色宮服的女子,柳眉細眼,語氣興奮地和旁邊年長的女子說:“娘,我也是進過宮的人了!”
她的娘親不做聲,轉頭瞪了她一眼,粉色宮服的女子撅了下嘴。明珠默默回頭跟在母親背後前行。
進了坤甯宮,衆人拜見皇後娘娘。坤甯宮内,雕梁畫棟,富麗堂皇。衆人依次上前行禮,齊聲跪拜道:“臣妾參見皇後娘娘,願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後端坐在鳳椅上,微微點頭,溫聲道:“都平身吧。”
衆人起身後,有宮女引導,分列兩旁坐下。左右側的第一桌是純妃、德妃、容妃及娴妃。明老夫人端坐在皇後娘娘左側的第二桌,明夫人陪侍婆母,對面的是金中堂的夫人及其千金。金夫人的位置本應該是秦夫人的,然而皇後和明夫人的母親秦夫人陪秦中堂告老還鄉,這次皇帝祝壽,秦中堂以身體經不起舟車勞頓而婉拒,特送祝壽圖以示龍恩浩蕩。
皇後起得比她們還早,天剛冒一點光亮時,皇上攜皇後太子,公主妃嫔們去太廟祭祀。
回來後,她要坐鎮坤甯宮宴請衆愛卿的家眷。衆夫人及其愛女依次上前,認人獻禮,皇後含笑賞賜。明珠跟着祖母和母親上前拜見,皇後嘴角的笑意盈出五官,“今日是個好日子,要不然本宮必要給大家說道說道明珠多久沒來宮中看望她的姨母了。”
娴妃性子喜熱鬧,她打趣道:“娘娘說笑了,明夫人必是給明小姐安排了滿滿當當的課業,使她無法脫身而出。”
明夫人作輯解釋道:“娘娘還不知我家明珠,向來頑皮,幼時頑皮還顯可愛,如今已是大姑娘,學不好規矩,妾身豈敢讓她入宮惹娘娘生氣。”
皇後聞言,心中一沉,妹妹真是不識擡舉。這把年紀還不懂得皇命難違嗎?若是能選擇,她當年也不願入宮,像妹妹一樣做一個臣婦,當然輕松多了。明珠進宮是闆上釘釘之事,現在說這些徒勞無功,不過是惹人笑話。
明老夫人開口道:“是老身的過錯。明珠規矩沒學好,老身命她在家好生學習。”
皇後怒不形于色,她笑道:“明夫人和妹妹太看重規矩了,我倒覺得明珠自小到大都很适合宮中的生活。”
此言一出,宮中靜得隻剩呼吸聲。
明珠對着皇後再次行禮,“皇後娘娘疼我,對我多是包容,明珠感激不盡。祖母和娘是希望我不愧為明家女,明珠自是會努力,不過一時半會兒還達不到祖母的預期,所以最近未能入宮拜見娘娘。祝娘娘萬福金安。”
*
宴會開始,絲竹聲起,舞女們翩翩起舞,宮中的氣氛漸漸熱鬧起來,大家不複剛入宮時的拘謹。
明珠沒和娘坐在一起,大部分和明珠同樣待字閨中的女子都是和母親共坐一桌,主要是大部分女子都是頭次進宮,怕出了岔子。坤甯宮食位的格局是依照她們夫君在前殿吃席的位置排布的。
二人一桌,明老夫人和明夫人坐在左首位,明珠坐在左三位,和娴妃所生的三公主坐在一處。
能夠攜家眷入宮的官員并不多,桌子三三兩兩位列左右,并不顯得擁擠。左側後排第二桌的母女借着酒杯低聲道:“娘,明家小姐好勇猛,武将之女很威武啊。”
“閉嘴,在這兒閉好嘴,酒也要少吃,免得一會兒想出恭。”
就在這杯觥交錯間,忽然聽到太監高聲禀報:“太子殿下駕到!”
舞女整齊有速地讓出中間的位置,靠在兩側行禮,樂手們停了奏樂,同樣行跪拜禮。辛霖文緩步走入,目光直視前方的鳳椅上,他走到皇後面前行拱手禮,“母後,父皇邀各位夫人和小姐一個時辰後去乾清宮共賞煙花。”
宮内剛才的喧嚣消失得一幹二淨。有些夫人聽夫君提了今晚會燃放焰火,她們以為自己要在坤甯宮觀賞,沒想到皇上特意讓太子前來傳令,邀大家共賞煙花。
各位夫人和小姐們起身剛給太子行完禮,還沒坐下,正好再謝皇上隆恩。隻聽太子繼續說:“父皇說,請各位夫人和小姐不必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