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飽喝足,拿好在别家餐廳外帶的套餐,兩人拐進樓梯間,在無監控的地方把吃的都放進空間,然後來到第三層購買鞋包。
兩人試穿後買了幾雙方便行動的日常款,又買了幾雙加厚的冬鞋。
從第一家店出來後,二人打起了配合,一人進店先買,另一人拿着買好的東西去樓梯間存進空間。
在商場待到下午,從三樓鞋包區到二樓衣裝區再到一樓的運動用品區,總共囤入:
男鞋50雙,女鞋50雙。
男裝50套,女裝50套。
防雪服合适的尺碼每人5套,大一号和小一号尺碼的同樣5套。
羽絨服,保暖内衣每人30套。
2×2棉被10套,2.5×2加厚加寬羽絨被10套,2×1.5夏涼被10條,得到免費贈送的1.5×2珊瑚絨毯子5條。
均碼襪子從最薄到最厚每種100雙。
1.5×1浴巾50條,普通毛巾100條。
開車回家的路上,兩人找到了一條專門批發五金的街,購買需要的工具。
修車工具箱,家用工具箱各兩個。
工兵斧,工兵鏟各50把。
防身匕首,防爆防身棍,球棒各100個。
老式燒碳爐50個。
手電筒30個。
太陽能發電闆,手搖式發電機各10個。
八萬毫安大容量充電寶100個。
災變降臨後,供電很快就變得不穩定,電器基本處于癱瘓狀态,小型充電設備供不起大多數家電的運轉,舒禾一開始就沒打算囤太多耗電用品。
為了在極寒時尋找到庇護所,她已經提前在手機裡下載好了A市交通地形圖和全國地勢圖。隻要确保手機用電,就能随時查看地圖。
“很好,衣物、工具都已經買齊了。”
舒禾看着自己勾畫過的計劃表。
除了食品還可以現買現存,以及還在路上的煤炭之外,水,衣物,燃料,藥品,日用品和工具的囤貨進度都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
代步工具……
她靠在車門邊,用筆在“代步工具”一類上畫了好幾個圈。
雪地車?快艇?自行車,房車?
不知道未來會發生怎樣的天災,舒禾總想多買幾種代步工具來以防萬一。
但是在溫暖的内陸城市買到雪地車和快艇的概率實在太小了,哪怕找到外地的銷售方式,等東西運過來,災變都已經開始了。
她不由得皺起眉頭。
“碰上什麼問題了?”林覓剛和賣家一起把十套露營帳篷放進越野車後備箱中,見舒禾在思考問題,就走近過來。
聽她說完對于雪地難行的憂慮後。
林覓給出建議:“雪地車和快艇就不要買了,自行車可以買幾輛, suv也可以再租幾輛備用。”
“萬一極寒天氣持續幾十年呢?”
“不會的。”林覓平靜道,“災變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整個地球的天氣系統、生物圈系統都會變得混亂,不可測。”
“像你猜想的極寒天氣持續幾十年,這反而是一種變相的穩定,以人類頑強的生命力,足以在這種穩定中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舒禾聽着他煞有介事的言論,不由得誇了句:“不愧是研究生,說的好有道理。”
于是她果斷放棄了獲難度高的雪地車和快艇,轉頭買了二十輛山地自行車,又聯系上兩家租車公司,租下了兩輛suv,明天上午去提車。
回到小區,已經是傍晚六點。
找到空車位把車停下後,舒禾熟練地牽上林覓的手,走到電梯間等電梯。
沒一會兒,電梯就到了。
電梯門打開,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打着電話走出來,目光注意到舒禾和她身邊的青年後,神色輕蔑的瞥了舒禾一眼,随即繞過兩人走向了地下停車場。
“我就出來一小會兒,很快就回去了。”
“哎呀,我也想你。”
“要不是心疼孩子,我早就跟她離婚了。”
聽着中年男人嬉皮笑臉的等着電話對面的人,舒禾忍不住扭過頭去,對着他的背影翻了個白眼,邁步進電梯。
“渣男。”
鮮少聽到舒禾罵人,林覓好奇問:“你認識那個人?”
舒禾按下四樓的按鈕,解釋說:“他是個做煙酒生意的小老闆,住在咱們隔壁401,常年不着家。”
“我在這兒住了三年,他不在的時候樓裡可安甯了,每次一有他的動靜,不是在跟打老婆罵女兒,就是在外面喝的胃病犯了被陌生女人送回來。”
林覓聽得眉頭緊皺,“都這樣了,女方還不離婚?”
舒禾歎息一聲,無奈的聳聳肩。
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鄰居,她也不好去摻和人家的家裡事。
電梯停在四樓,兩人走出電梯門就聽見嘁嘁的哭聲,和小女孩含糊不清的咿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