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建安六年,秋風蕭瑟,劉備兵敗汝南,猶如喪家之犬,倉皇間投奔荊州牧劉表。
劉表聞備至,親出郊迎,以上賓之禮相待,并賜兵增援,命其屯駐新野,以禦北方曹操之患。
新野之地,雖非繁華大邑,卻地處要沖,白河為天然屏障,聯通荊襄、宛洛,實為兵家必争之地。
劉備至新野,見城池雖小,然地勢險要,心中暗自思量:
此地雖非龍興之所,卻可暫作安身立命之處,以待天時。
于是,劉備下令築土城,周長一裡,名曰“子城”,以固防守。
城防雖備,然劉備心知,僅憑一城之地,難以抗衡曹操百萬雄師,唯有廣開才路,招賢納士,方為上策。
時徐庶避亂荊州,聞劉備之名,特來相投。
劉備見庶,大喜過望,待之如上賓。
徐庶亦感劉備知遇之恩,遂薦自己好友卧龍先生諸葛亮于劉備。
劉備聽聞諸葛孔明之才,有如久旱逢甘霖,不顧天寒地凍,路途遙遠,三顧茅廬,終得諸葛孔明出山輔佐。
諸葛亮初見劉備,論天下大勢,指點江山,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之戰略構想。
備聞之大喜,曰:“吾得孔明,如魚得水也!”自此,劉備集團如虎添翼,勢力日盛。
劉備這邊欣喜若狂,孫權那邊卻不太高興。
昔年孫權承繼大統,正值年少,卻遭逢下僚叛亂,江東六郡之地,局勢實乃動蕩不安。
廬江太守李術,公然舉兵反叛;孫氏宗族之内,孫輔、孫暠二人,暗中與許都勾結,圖謀篡權奪位。
更有甚者,豫章、會稽之地,山越之人蠢蠢欲動,欲趁亂而起。
去年之時,孫權年僅十九,曾随大兄孫策攻打廬江,繼而東進豫章,征讨江夏太守黃祖。
終見孫策一舉拿下廬江、豫章二郡,威震四方。
然則,二郡既定,孫策欲偷襲許都,迎回天子劉協,以圖大業。
豈料,行至丹徒山,竟遭人暗算,身受重傷,不幸于當年溘然長逝。
臨終之際,孫策深思熟慮,終将江東基業,托付于二弟孫權之手。
彼時,孫權尚未及弱冠之年,卻不得不肩負起重任。
心中既懷喪兄之痛,又需面對江東紛繁複雜之局勢。
是以,建安六年之際,孫權的精力,皆在處置内政之上,既無餘力,亦無實力,以對抗曹操的威勢。
所以如今的天下九州,似乎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裡,各諸侯誰也沒有招惹誰,各自都在圖發展,誰也沒有主動挑起戰争。
曹操籌劃于明年開春,天氣轉暖之時,南下征讨新野劉備。
到那時,各諸侯會如何做,就不得而知了。
歲首将至,天子劉協于許都頒旨,令城中吏民大酺五日,以迎新春。
彼時,都内燈火輝煌,彩綢高懸,晝夜通明,喜氣盈門,盡顯佳節之歡騰。
掖庭深處,更是金碧交輝,宮燈璀璨,猶如仙境。
宮娥采女,身着绮羅,頭戴珠翠,往來穿梭,忙而不亂。
佳肴美酒,鮮花香燭,皆以備齊,以待慶典之需。
雅樂悠揚,響徹宮闱,乃教坊樂師奏響,以迎新春之曙光。
天子劉協,白紗中單加身,十二旒冠戴頂,端坐承光殿正殿,面帶和煦之容,受百官朝賀。
以司空曹操為首的群臣依次上前,手捧賀表,口稱萬歲,祈願天子新年吉祥,國家昌盛。
劉協一一嘉勉,言辭溫婉,表面上是一片君臣和睦之景,令人稱羨。
是日一早,宮中設宴,群臣及天子共聚一堂。
席上珍馐美味,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酒過數巡,歡聲笑語,氣氛熱烈。
舞姬翩翩起舞,身姿曼妙,宛如仙子降臨,引得衆人啧啧稱奇。
當然,郭婉并不是在承光殿獻舞的舞姬。
她隻是一個放了年假的女史。
況且她沒有以色侍人的興緻。
用一千多年以後的專業術語來說,郭婉接連打開了暴室和教坊這兩個副本,活動空間與内容得以大大擴展開。
但她還沒有從教坊中謀得一個官職,目前她的身份就隻是暴室女史。
雖然在郭嘉的默許下,郭婉與李墩、盧女交好,并時常參與教坊諸多事務。
但在教坊中,她并無過多需求。
主要乃翻閱樂籍曲譜,順便學習樂理知識,并覽閱樂府舊詩與曲子詞,以溫故知新。
偶或,趁教坊之便,往隔壁的郭嘉府上探望郭嘉與周不疑。
相比于教坊,暴室實為她白日活動的主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