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三國]太後篡位進行時 > 第98章 孔明入吳

第98章 孔明入吳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孫權已大張旗鼓,至敵門前矣。

随着營帳内咆哮之聲漸歇,征虜中郎将呂範,坐于孫權之側,不禁抱拳而谏曰:“主公且息雷霆之怒,江夏城外,尚有劉琦、劉備二家,虎視眈眈。若主公貿然撤軍,恐遭二劉趁勢夾攻。”

呂範的話,在孫營是有些分量的。

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是最早一批追随孫策的幕府臣僚。

昔日,呂範為汝南郡縣吏,後因避難至壽春,得遇孫策于袁術麾下。

孫策見呂範非凡,以禮相待。呂範遂将百餘名門客交予孫策指揮,自此從之。

當時,孫策之母吳夫人居江都,孫策遣呂範迎之歸曲阿,暫栖于舅氏吳景處。

徐州牧陶謙疑呂範為袁術内應,下令通緝。

呂範聞訊,親募勇士,領門人潛接吳夫人,速歸孫策處,使命得成。

彼時,孫策尚未建功,唯呂範與族人孫河常伴左右,二人常為孫策奔波,不避艱險。

渡江迎夫人,即其一例。

因關系親密,孫策視呂範如至親,每宴必邀,與吳夫人共食,不拘君臣之禮。

後來,呂範随孫策破廬江郡,東渡長江,進軍江東。

呂範率軍于橫江、當利敗揚州刺史劉繇部将張英、于麋等,南下攻陷丹楊、湖孰,領湖孰相。

孫策克秣陵、曲阿後,收笮融及劉繇餘部,增兵二千及馬五十匹予呂範。

此後,呂範任宛陵縣令,破丹陽賊寇。歸吳郡後,升任都督。

時下邳陳瑀自号吳郡太守,據地自守,屯于海西,與豪強嚴白虎勾結。

孫策親征嚴白虎,另遣呂範與徐逸攻陳瑀。

呂範大軍大敗敵軍,斬大将陳牧之首,陳瑀敗投袁紹。

後呂範随孫策攻陵陽祖郎、勇裡太史慈,平定七縣,拜征虜中郎将。

呂範長于内治,故無周瑜之握兵權而顯強勢。

呂範之一言,使原本看似怒不可遏的孫權漸趨冷靜。

實際上,孫權并非孫策,在孫氏營帳之中,無人能動其心,即便是如今不在營中的周瑜,亦不能。

孫權此刻的平靜,乃因其怒并非如表象之甚。

魯肅自然知道,呂範在江東、在孫權心中,地位頗高,并非自己這種尋常臣子所能及,但魯肅實際上并不苟同呂範之言。

魯肅以為,曹操此時還未南下,但終有一日,會圖謀并吞荊、揚二州,從曹操要求孫權遣質入朝就能察覺出來一二。

孫權身為江東之主,不回師以防曹軍,卻于江夏郡内外虛耗糧草,實乃非智之舉。

江夏黃祖不足為慮。

孫翊之死,雖令人扼腕歎息,但亦不失為退兵之良機。

所謂哀兵必勝,此時退兵,非但不損士氣,反能激全軍同仇敵忾。

正當魯肅心中籌謀如何反駁呂範之際,忽見一小校疾步入帳,向孫權單膝跪地禀報:“禀主公,營外有一人,自稱南陽諸葛孔明,請求入營吊唁三郎君。”

聞有人為孫翊吊唁,手持長劍的孫權不禁一愣。

在他印象之中,自家三弟似乎并無姓諸葛的友人朋友。

南陽諸葛孔明?

孫權細細品了品來者名姓,旋即醒悟此乃何人。

這不就是新野劉備的謀士嘛!

于是孫權即刻擲劍于地,複坐原位,向那小校揮手示意道:“有請。”

魯肅亦熟識諸葛亮之名,初聞其至,便疑其為張昭府中賓客諸葛瑾之胞弟。

憶及建安五年,諸葛瑾因中原烽火連天,避禍于江東。

時孫策已逝,其弟孫權執掌大權,孫權之姊婿曲阿弘咨,偶遇諸葛瑾,驚其才學,遂向孫權舉薦,與魯肅等共為讨虜将軍府中上賓。

魯肅對諸葛瑾頗有好感,不同于那些南遷之名士,常輕視本地寒士,諸葛瑾性情溫文爾雅,對待吳郡本土人士皆以和善相待。

思及來者,若為諸葛子瑜之弟,魯肅不禁眼眸微眯,今日之局,恐将别開生面。

念及此,魯肅當即整衣危坐,不複思忖如何反駁呂範先前之語。

未幾,前之小校引一白衣青年步入大帳。

孫權觀此人,與逝去的三弟年歲相仿,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步履間目不斜視,心中不禁暗歎三弟之死。

諸葛亮對營中孫權等人投來的好奇目光,全然不顧。

但見其緩步前行,輕提白色長袍,跪于蒲團之上,朝着供桌上之靈牌,恭恭敬敬地行叩拜之禮。

一叩、再叩、三叩。

每叩一次,諸葛亮眼中便添幾分濕潤。

及至三叩畢,其眼眶早已盈滿淚水,伴随着喉間哽咽之聲,淚水不自覺地滑落而下。

似若所祭,乃其親弟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