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大女主的實力和才幹太令人聞風喪膽,夜郎更是主動歸順,把自個兒的地盤雙手奉上。】
【是不是聽着有點兒耳熟?】
【沒錯,就是那個據說很自大的夜郎國。】
【可見,咱們小鄧同學雖說是做研究半路出家的統治者,但在治理國家這件事上還真有點兒天賦異禀,确實是一把好手。】
【不僅僅是鄧綏,不知道家人們發現沒有,相比于其他朝代,東漢還有一個特點——】
【學術型統治者集中爆發。】
【畢竟從開國皇帝劉秀開始,不就是太學生出身嘛!】
【出現那麼三四五六七八個的同類後輩也很正常吧?】
幾輪信息轟炸下來,劉秀已經無比笃定自己正是夏語冰口中那個“東漢的開國皇帝”。
情緒穩定的劉秀可沒有迷失在“大魔導師”、“位面之子”這些花裡胡哨的名頭之中。
他的念頭格外純粹——
光複漢室,重任在肩!
【從後宮到前朝,從天災到人禍,鄧綏的privilege已經得到了淋漓盡緻的展現,那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看作為天選大女主的其他成就吧。】
【除了政治上迅速穩住大局之外,鄧綏執政的時候,文化和科技也得以迅速發展,甚至東漢還曾出現過“三聖同朝”的盛景。】
【說起這“三聖”,也是咱們直播間的老熟人了。】
【除了紙聖蔡倫、科聖張衡之外,還有一個字聖許慎。】
【最後這個名字對家人們來說或許還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代表作,一定如雷貫耳。】
【那就是我國乃至世界曆史上的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
【和前兩者一樣,《說文解字》的誕生也和鄧綏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我們小鄧這孩子呀,打小就聰明!】
【好學又愛讀書,這個好習慣一直延續到她當上太後。】
【也正是在翻閱典籍的時候,鄧綏慢慢發現一個問題——市面上流通的經書五花八門,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标準,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會不會和自己一樣感到困惑呢?】
【因此,她邀請了幾十位大儒聚在一起,共同完成經書(官方版)的修訂,為當世學子确立了标準範本《蘭台漆書》。】
夏語冰慷慨陳詞:【家人們請看——】
【咱們東漢不僅有自己的海賊王,還有自己的五三,又遙遙領先了吧!】
【也正是在這思想碰撞、大咖雲集期間,許慎得以完成《說文解字》的編纂。】
【這麼多大儒聚集在一起,共襄盛舉,已經是太後的鄧綏似乎回想起了自己從前在後宮大學堂讀書的經曆,轉念一想:這些不都是現成的博導嗎?】
【博導講座,不蹭白不蹭!】
【鄧綏就派了身邊人跟着這些老師一起學習,等他們學成歸來,再将知識傳授給宮中的宮女和宦官,可以說是在公元二世紀來了場轟轟烈烈的“東漢新文化運動”。】
【眼見這股學習之風越刮越盛,卷王鄧綏樂開了花,還專門下令——要在宮内舉辦學堂,讓貴族子弟帶頭學!】
【作為一名女性執政者,她的人文關懷和高瞻遠矚充分體現在了方方面面。】
【就比如這個學堂,不僅僅是貴族男子,女子同樣要來上課。】
【可以說男女同校的先河最早能追溯到鄧綏執政的年代。】
【路辰喊我回家吃飯:好好好,好一個東漢大學習!】
【路辰喊我回家吃飯:一學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在打破男性對學校教育的壟斷之餘,鄧綏更是充分體恤後宮女性的生存需求。】
【一來,主動給沒有孩子、去給先帝守靈的妃嫔升職加薪,讓她們享受諸侯王待遇。】
【二來,注重保障宮女權益,帶頭将皇宮宮女釋放出宮。】
【上述種種,什麼叫“大漢好領導”啊!】
【正如武則天在成為皇後不久,就将各級宮女的名稱從性别凝視的夫人、美人、禦女等改為了贊德、宣儀、侍巾等功能取向的詞彙一樣。】
“咦?”太平納悶:“這不是母後當年的舉措嗎?”
“可為何又說是「則天」?”
她轉念一想:“莫非母後還将來還要改名兒?”
【這些被男性統治者視作理所當然的存在,隻有女性才會看到、意識到其後的血淚與不合理。】
【所以,也唯有女性掌握話語權後,才能進一步提升女性地位、改善女性處境。】
在更多時空位面中,無數正在觀看這場直播的人,或是農婦,或是醫女,又或是老闆娘,都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活計。
這兩位聽過或是沒有聽過的人物,連同上一期的呂雉,都在以一己之力與這個世界規則對抗,留下自己的姓名與痕迹。
平凡如她們,或許注定無法做出那樣驚天動地的偉大功績,但這番話依舊在每個人心裡蕩起波瀾。
【她甚至還将眼光放長至歐洲,曾讓來自羅馬的魔術師在宮裡表演雜技。】
【圓不流秋:啊?東漢和雜技表演?這兩個詞還能這麼關聯呢?】
【七小五Tiffany:冷知識……這是真的冷知識!】
【恐怕正是因為鄧綏的思想與見識都實在是太超過了,以至于漢室宗親都忍不住給了她一個“大聖”的尊稱。】
【可見對鄧綏的認可與信服。】
【這個大聖可不是齊天大聖。】
夏語冰笑着解釋:【而是智能超絕、通曉萬物的聖人。】
【說得通俗一點,大概就是:天上地下怎麼竟然還有您這樣厲害的一号人物、實在令我敬佩得五體投地啊!】
【總而言之,就是東漢初代彩虹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