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那老夫便可等着吃荔枝啦,哈哈,你既有看管果樹的經驗,多盯着些,叫他們每日好好澆水、施肥,不許偷懶!”老頭一臉的開心。
“是,奴才遵命。”
老頭看他的樹已挂果,便放心地回到屋内,換上短打裝束,他便開始紮馬步、練劍了。
這是他自幼随父四處征戰養成的習慣,這些年常年征戰,身份從新城鄉侯,到散騎常侍、議郎、征東将軍、都督,也曾因戰敗而被削侯爵,後又再度以戰功逐級升至了如今的大都督。
老頭早已經曆人生的起起落落,但他早就明白身體的重要性,更不敢荒廢自己的武功。
如今他乍看上去确是個老頭,但其實尚未到知命之年,這大約也是早年過于操勞的緣故,他深知世事無常、此生功過更難于評說,便将空閑時間的心思轉移到了美食上,那是他早些年想醉心卻無法醉心的領域。
“父親,孩兒有事禀報。”老頭還在練劍,卻跑過來一位容儀俊爽的年輕後生,冠發高绾,眉目如畫,卻神色匆忙。
“甚少見你如此慌張,何事?”老頭迅疾收起劍走過來。
“父親,聽說今日王上召集王沈和王業等人在殿中商議了許久,聽聞是對您不滿至極,将要于明日早朝讨伐于您。”那年輕後生眉頭緊鎖,壓低了聲調又道,“且兒得到可靠消息,王上已秘密安排了不少死士進宮。”
“知道了。”老頭卻出乎意料地平靜如常。
“父親,這消息很可靠,皆是兒的心腹探得的。”年輕郎君以為老頭不相信自己的消息,眼裡閃過一絲焦急。
“終有這一日的,兵來将擋,水來土掩,老夫馳騁沙場數十年,又有何懼,兒啊,你且退下吧,老夫自有對策。”老頭突然有一絲激動,但很快便又恢複如常,看不出究竟是何情緒。
“是,孩兒告退。”那年輕郎君便轉身而去。
不久便又有兩位大臣匆匆來訪,正是将将被王上召見過的大臣,二人将王上的主意一字不落地告知老頭,而後便也告退了。
老頭捋着胡須看看天空,繁星點點,月色如水,遠處的天邊卻有烏雲乍起,老頭長歎一聲,誰也不知道這平靜之下蘊藏的是怎樣的殺機。
片刻後,老頭召來了護軍首領賈充。
“屬下拜見都督。”來人跪地而拜。
“賈大人快起來吧。明日,老夫怕是将有災禍降臨,還要仰仗大人了。”老頭邊将他扶起來,邊歎道。
“但憑主公吩咐。”賈充是典型的武将,并無多話。
老頭便将事情告知,并囑咐他明日該如何帶兵。
次日晨起,卻是大雨,朝會遇大雨自動延期,老頭琢磨着自己是否算暫時躲過一劫。
王殿内年輕的君王卻并未因雨而澆滅内心的怒火,他的王權受到威脅,他必須有所行動,君王拔出寶劍,登上辇車,親自帶着大隊人馬去讨伐他眼中的逆賊。
辇車行到東直門時,正準備入宮進谏的大臣攔住了王駕,跪地進谏,“王上息怒!吾兄這些年勞苦功高,前幾月才替您平定了諸葛誕的叛亂,您這麼快就忘了嗎?還請王上勿信讒言,三思啊,王上!”
“朕今日定要讨伐逆賊,誰攔都沒用!快給朕讓開!否則便先将你治罪。”君王之怒,難以承接,那大臣無奈隻好吩咐手下士兵退散開來。
君王繼續前行,行至皇宮南阙時,又遇到一名将領率士兵從宮外闖入。這一次,這将領沒有任何勸谏,雙方直接迎面而戰。
年輕的君王見狀親自持劍下了辇車。
“賈充,朕今日是讨伐逆賊,你究竟何故攔路?你現在命令他們放下兵器,朕尚可恕你之罪,否則,所有攔路者一律誅九族!”年輕的君王怒不可遏。
那将領卻并未停手,見有的士兵猶豫着不敢再上前,那将領大喊,“司馬公養你們許久,你們若是不能保他周全,養你們還有何用!”
于是他麾下的士兵們紛紛上前迎戰,兵士成濟聞言即刻掄起長矛,上前刺殺。成濟武功高強,殺過擋在前面的兩個士兵後,那戈刃便直刺君王右胸而穿,年輕的君王當場斃命。
注:文中涉及的曆史人物及事件參考自《三國志》及百度相關資料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