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翊狐疑,并不記得自己昨日則責罰過她,隻是,其實他心中大抵對杭若如今的處境有幾分了解。
他自小便在宮中長大,宮中那些眼高于頂的奴婢,是如何對待冷宮的妃嫔或是犯了事的奴婢,他自是非常清楚的。
見她已在别處受了罪,他也不想再過多責備,轉身擡腳便往院外走。
杭若見狀,忙朝他磕了個頭,扯了扯他的褲腿。
如今地上尚有露水,杭若尋了塊有些泥污的地面,伸手在那處寫到:奴有冤屈請殿下申辯。
不知道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蕭翊低頭瞧了瞧她臉上的傷,想了想還是轉頭往書房裡去。
杭若見狀,忙從地上慌忙起身,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
此刻,想将歹人尋見、報昨日欺辱之仇的欲/望,迫使她暫時忘卻了對蕭翊這個人的恐懼,她一時離他有些近,近到能清晰地聞見他身上熏着的帶點梅香的沉香氣味。
他們一道進了書房,蕭翊坐到小幾前面,背靠着案沿,對着身後服侍的寺人揮了揮手。
那寺人便捧着準備好的筆墨和宣紙,放到杭若跟前的地上。
而後,杭若聽見他不冷不熱的涼薄嗓音,“我便給你一盞茶的時間。”
杭若聽畢,拿起地上的紫毫,蘸了些墨,半趴在地上奮筆疾書起來。
一門心思想瞧她如今預備作什麼妖,蕭翊拿起小幾上放着的茶盞把玩了一小會兒,旋即轉頭看她。
瞧了她這麼多次,他不得不承認杭若真是生得十分好,仿若從畫中走出來一般。
雖是個低賤的女子,可舉手投足間,卻隐隐有官家女子的氣質,明明低頭卻有一種不屈的風骨。
她方才紅着眼在院門口扯他褲腳時,不自覺讓他想起那日清晨,他命人将她丢出門外時,她滿眼求饒時看自己時的那副神情。
明明是求饒,可在往裡看,卻是不屈。
這樣的神情,不應當出現在一個自薦枕席的卑賤女子身上,倒讓他莫名其妙想到了另一個人,那個讓她許多年未曾忘記的人。
他一時想得出神,那邊杭若已寫好。
見她從地上直起身來,兩手将寫好的宣紙遞到寺人手中,蕭翊适時地撇開目光。
蕭翊瞧着宣紙上的内容,忍着怒氣開口:“你說昨夜有府中的寺人,欲對你行不軌之事?”
杭若忍着心中對他的恐懼,迎上他的目光,而後肯定地點了點頭。
她并沒有高看自己在蕭翊眼中的地位,那日她被他丢在雪地裡罰跪時,她便已然瞧清自己在他眼中究竟是什麼。
哪怕有過一夜之歡又如何,他的心腸比鐵石還堅硬,她并不妄想能将他焐熱。
隻是,她分明從他的眼中瞧見了鄙夷。
杭若的心暗暗愣了三分。
“你說你将那人的手抓傷了?還用花盆砸了他?”
杭若朝他點點頭。
她自認為已經把此刻他手中的那份陳情書寫得十分清楚,她連想要親自查看這府中寺人的要求,也一并寫了上去。
隻是眼下蕭翊并不信她。
府中的寺人是他從前到宮外立府時,先帝賜予他的,這十年來,從未出現過這樣的事。
何況蕭翊父皇生母早逝,他是由皇兄一手帶大,潛意識裡,他無法相信兄長賜給自己的寺人,竟有不可靠的。
他無法去相信一個僅有數面之緣的人,而去懷疑跟在自己身邊十年,且恪守本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