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陛下仁政愛民,四海清平,民女一小丫頭又怎麼能養活起弟弟妹妹,還能在城裡開起食鋪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陛下的仁德!”
趙知暖一頓彩虹屁,說得還特真誠。
秦元義剛才身上起了一層白毛汗,聽了趙知暖的回答才懸着的心才徹底放下來。
景大人淺淺喝了口茶,這才露出笑容:“趙姑娘言之有理,不過無論是什麼原因,你帶頭捐物捐錢總歸是立了大功勞的,朝廷會記得你的功德。”
“時辰不早了,那秦大人,咱們二人就當頭一個嘗鮮的人如何?”
秦元義點點頭笑道:“一切但憑景大人做主!”
趙知暖給二人上了兩碗甑糕。
景大人先夾了一筷子放入口中,頓時眼睛就亮了。
甑糕軟糯潤澤,口感豐富,清香的糯米裹着細膩的豆沙和甘甜的蜜棗席卷了味蕾。
這溫甜熨帖了這一路因視察災情而沉重的心,全身在一瞬間輕松起來。
每一口糕都瓷實無比,嚼得帶勁,落入腹中便立刻驅散了饑餓。
“這甑糕果然美味。”景大人贊道,“今日我是不虛此行了。”
秦元義嘗了一口也點頭道:“确實不錯。”
他其實不喜甜食,可是一會兒可以将這甑糕帶回去給夫人吃啊。
趙知暖偷偷松了一口氣笑道:“二位大人慢用,我再去做兩道菜來。”
說罷便轉身進了廚房,準備做個木耳炒雞蛋,再炸一盤蘿蔔丸子。
才将金黃酥脆的丸子撈出鍋,便聽到身後響起一道清朗的聲音:“趙姑娘在做什麼這麼香?”
轉身一看,就見景大人掀了布簾,探了一個腦袋進來,滿臉期待。
那副樣子讓趙知暖覺得眼前的不是欽差景大人,而是個饞嘴的小孩子。
“隻吃甑糕怎麼行?我又給二位大人炸了蘿蔔丸子。”
她拿筷子夾了三個丸子放在小碗裡端到景大人面前:“大人先嘗嘗,這幾個丸子已經晾了一會兒了,溫度應該剛剛好。”
景大人也不在意,站在那裡端過小碗,夾了個丸子放在嘴邊吹了吹就咬了一口吃了起來。
這蘿蔔丸子隻微微燙口,一口咬下去隻覺外酥裡嫩,鹹香可口,細細品味之下還能嘗出蘿蔔絲的清新和蝦米的鮮味。
“這味道真不錯!”景大人舒服地歎了口氣,“沒想到這世上竟然有這等靈動的吃食!”
趙知暖有些疑惑,這蘿蔔丸子是百姓們過年經常做的吃食,這位景大人怎麼像頭一回吃的一般?
不過她也沒有多問,笑道:“大人若是覺得好吃,那這幾日得空就多來店裡,我給你做。”
景大人面露遺憾:“我明日一早啟程,怕是再沒有機會來姑娘這裡了。”
“這....這也好辦,景大人請稍等。”趙知暖走到櫃台拿了紙筆刷刷寫了幾行字,然後遞給他。
“這是甑糕和炸丸子的方子,大人回家若是想吃可以讓廚房做。”
景大人接過那方子,看着上面的毛毛蟲字,沒忍住笑了出來:“姑娘這麼輕易就将方子給了别人了?”
“無所謂。”趙知暖擺擺手道,“且不說炸蘿蔔丸子是尋常百姓家過年幾乎都會做的吃食。”
“就說這甑糕,吃過的人都能大概猜出做法,也不算是什麼秘密。”
“再說了,這麼好吃的吃食,隻有我一人會做豈不是辜負了它們的美味?就應該讓天下的人都知道它們才好!”
她還想着寫一本菜譜呢,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
“姑娘心胸寬廣,景某佩服,那就多謝姑娘了。”景大人笑着将方子仔細疊好收了起來。
他又吃了一個蘿蔔丸子,試探問道:“不知姑娘是否有去京城開店的打算?”
“這...景大人,京城大居不易啊!”趙知暖無奈道,“就小店現在的财力怕是無法在京城立足。”
景大人摸了摸鼻子:“是我考慮不周了,不過以趙姑娘的手藝,在京城開店可是綽綽有餘。”
“多謝景大人誇獎,有您這句話,那以後我要是賺夠了銀錢,會考慮去京城闖一闖的。”
趙知暖此時還真冒出了要将暖食記往外擴一擴的念頭,不過她哪敢那麼飄,還是先去府城試試水吧。
想到這裡,她請景大人稍等,去後院拿了一塊福字牌。
“大人,這福字牌是小店的超級貴賓卡,以後小店若是真能像大人所言開到京城,那憑這福字牌可以享受最大的優惠。”
景大人挑挑眉,拿着福字牌翻來翻去看了看,然後笑道:“多謝趙姑娘饋贈,那我便在京城等着你了。”
他取下腰佩放在桌上:“來而不往非禮也,今日來得匆忙,這玉佩便當做是給姑娘的回禮吧!”
“這...景大人,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趙知暖看着那玉佩,玉佩上刻着複雜的花紋,潔白溫潤,一看就價值不菲。
“無妨,姑娘不必在意,這玉佩放在我身上作用不大,送與姑娘也許更有用武之地。”景大人無所謂道。
“以後你若是去了京城遇到什麼難處,便憑這玉佩來找我,隻要不觸犯律法,我定會幫你!”
趙知暖還是有些踟蹰,一旁的秦元義開口了:“既然是景大人的回贈,趙姑娘收下無妨。”
她這才稍稍放下心:“那就多謝景大人了。”
送走二人,趙知暖這才想到景大人也沒告訴她他家住哪啊!
若她有一天去了京城,真遇到了麻煩也不知道去哪裡找他。
就當景大人和她說的隻是客氣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