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初五那日真的将财神爺迎進了門,這幾日來暖食記的食客竟然幾乎和開業那時候一般多。
“不是說過完年這段時間是淡季麼?怎麼人還越來越多了呢!”趙知暖看着遞進來越來越多的菜單皺眉。
“店裡的客人那麼多應該高興才是。”孫雨笑道,“暖丫頭,你怎麼還發起愁來了?”
“是啊,東家,以前我在迎客樓的時候,過了年若是還能有這麼多客人,前東家做夢都得笑醒。”周月邊切菜邊道。
“嗨,我這不是本想着趁着這淡季,讓大家輪流放個假麼!可這麼一看怎麼感覺夠嗆了呢?”趙知暖歎了口氣。
“之前可是答應了你們的。”
孫雨和周月聽了這話心中一暖:“暖丫頭,不礙事的,等不忙的時候再休息也行。”
“對啊,東家,前一陣子您給了我們那麼多賞錢,再忙我們也願意!”周月也附和道。
“那就辛苦二位嬸子了,過了這段日子,我會安排大家輪流休息的。”趙知暖略帶歉意道。
這時長平掀開簾子進來了:“姐姐,今日有好多顧客都問餃子能賣到什麼時候。”
“說是初五那日沒吃着,便想趁着十五之前多吃幾頓,也能發點小财。”
一句話将趙知暖逗樂了,原來如此!
看來世人最愛的男人非财神爺莫屬了。
隻因為她那天說了一句這金色的餃子是為了“讨财神爺歡心”,便能引來這麼多食客。
“長平,你一會兒寫個告示,說這餃子隻賣到今日,不過因為明兒是十五,店裡隻賣元寶和錦鯉湯圓。”
“隻是明日也隻賣到申時,申時過了我們便要閉店去看燈了。”
長平一聽竟然還有元寶和錦鯉形的湯圓,頓時興奮道:“姐姐,你什麼時候包那湯圓?我也過來幫你!”
趙知暖刮了刮他的鼻子:“那是必須滴,這種讨彩頭的事兒你們一個都跑不了!”
往年的上元節,甯安城的百姓們都盼着賞燈猜謎看表演,今年卻都來容華街眼巴巴等着暖食記開門,也好搶上一碗湯圓。
本來,初五那日來吃餃子的顧客并不是很多。
隻是一傳十、十傳百,不過一日功夫大半個城都傳遍了。
上到達官貴人,下到黎明百姓,來者無一不陶醉在那噴香的餃子中。
昨兒又聽說了暖食記要出新品,有寓意吉祥的元寶錦鯉湯圓,食客們又怎麼能坐得住?
趙知暖一開店門往外看去,就見等餐的隊伍已經看不到頭兒了,連忙維持秩序招呼客人。
“諸位請進,不要擠!今日來者都有份兒!”
不一會兒一碗碗湯圓便端來上來。
就見白瓷碗中滿滿擠着元寶形狀的湯圓。
元寶金黃可愛,逼真奪目,似是真的一般。
咦?這露出的紅色一角是什麼?
用勺子扒拉出來,原來是兩隻胖乎乎紅色錦鯉。
錦鯉湯圓被煮得圓滾滾的,身上的鱗片都清晰可見。
元寶有八隻,再加上這兩隻紅錦鯉,發财的寓意簡直拉滿。
放一隻在口中,原本空落落的心仿佛瞬間被滿嘴的糯叽叽給填滿。
軟糯的糯米和甜蜜的豆沙餡兒帶來豐富的口感。
似乎此刻一切煩惱都在此刻煙消雲散。
初五來的那藍衣男子今兒帶着媳婦兒也來了。
那藍衣男子名叫張清遠,家中是做藥材生意的,他是幼子,雖讀書做生意都沒有天賦,好在也不在外面惹是生非。
娶了媳婦兒後家裡便給了一間藥鋪讓他經營,每年也能賺些銀錢。
此時他正将自己碗中的元寶盛到媳婦兒碗中,還不忘叮囑:“你多吃些,多吃才能恢複力氣。”
他媳婦兒臉上一紅,嗔怪道:“吃那麼多做什麼,将我吃胖了你就會嫌棄我了。”
“哪會?哪會?你有孕時候我都拒了娘給的那倆姑娘,以後就更不可能了。”張清遠委屈地為自己辯解。
“行,那我就看你表現了。”他媳婦兒很是滿意這回答,大口吃起元寶湯圓來。
趙知暖下完了一鍋又一鍋湯圓,終于能出來歇口氣兒時,就見張清遠有些踟躇地走了過來。
“張哥,今日的湯圓吃着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趙姑娘做的吃食哪有不滿意的?”他搓了搓手試探道。
“我這兒有一樁生意想和趙姑娘談,不知趙姑娘方不方便?”
趙知暖有些意外:“不知張哥要與我談什麼生意?”
“我見趙姑娘做的肉類菜式絲毫沒有腥氣,必是用了特制的調料,而這些調料中定會有丁香、豆蔻、陳皮等增香去腥之類的藥材。”張清遠笃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