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瞅了秦子安一眼:“你也别等着到京城了,從明日起就來店裡幫暖兒的忙!”
“娘放心,我今天不走都行。”
有了秦子安的加入,店裡的活兒明顯輕松了不少。
趙知暖又抽空去了一趟孫記牙行,這回很幸運,相看到了兩個老實本分,會些廚藝的丫頭來店裡做幫廚,也能幫着跑堂。
“暖暖,明日你有空麼?”
晌午已過,店裡的食客少了許多。
暖食記衆人輪流吃飯時,秦子安端着飯碗湊到趙知暖面前詢問。
“現在店裡人手夠了,當然有時間了,哥哥有什麼事兒麼?”
“咱們外祖難過了這麼多天,心情終于平靜了些,要去小姨墳上看看了。”
秦子安雖不是原身,可這幾天經常目睹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時不時歎氣流淚,心中還是不好受。
“算了算日子,明兒宜掃墓,便就先定在明兒。”
“沒問題,紙錢之類的,外祖來的第二天我就去買好了,本以為會很快去的,沒想到會等這麼久。”
丢失多年的小閨女終于找到了,可已是陰陽兩隔。
千裡迢迢趕過來,将要面對的卻是一座墳茔,想立刻前去卻又不忍看到,換了誰都得踟蹰一番的吧。
“不過祭品我還想再做一道青團子。”
“青團子?”秦子安想了想道,“後院的菜圃裡不就有艾葉麼?我這就去去摘。”
早在去年秋天,趙知暖就将艾根移栽到了後院,此時艾葉正是鮮嫩的時候。
将艾葉用清水洗淨,沸水放少許鹽,焯熟後放進冷水中浸泡幾遍,可以最大限度祛除苦澀的味道。
四份糯米粉一份大米粉适量糖混合,分多次加入磨好的艾草泥,慢慢加入溫開水用筷子攪成絮狀。
秦子安已經将豆沙餡兒炒好了,見趙知暖準備揉面連忙上前:“揉面這種力氣活兒就交給我吧!”
趙知暖攪和面粉正好手酸,便順勢将面盆讓了出去,還往裡面扔了一塊豬油。
“揉面團還要放豬油?”他看着那一團白潤的豬油有些傻眼。
“對,放些這個能讓面團更加柔軟有延展性。”
碧綠色的面團被揉得光滑有韌性,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入加了幹桂花的豆沙餡兒,慢慢裹成一個個青團子,大火蒸一刻鐘左右即可。
也不顧才出鍋的青團燙,秦子安直接拿了一隻咬了一口。
“呼呼呼~真甜真糯真清香!真好吃!”
就算是被燙到直跳腳,秦子安還是一臉滿足。
趙知暖連忙拿了碗讓他将手中的青團放在碗中。
“哥你急什麼?晾一下再吃也不遲。”
“唉,好久沒吃青團了,甚是想念啊!”秦子安吹了吹碗中的青團,終于不燙了。
“怎麼樣?味道不錯吧?”
“真不錯,真可以放在店裡賣了!”
這眼看着快要到清明了,賣青團子正是應景兒。
待趙知暖、知雲陪唐季青和唐錦掃墓回來店裡時,遠遠便看到店門口糊了一堆人。
秦子安站在門口的凳子上,卷了個紙筒大聲安撫衆人:“親人們!多謝各位前來捧場!今兒的青團已經售罄!明日還會有更多青團售賣!有需要的可以來櫃台登記所需數量!”
衆人一聽立刻你推我拉你排好了隊伍,耐心等着登記了。
趙知暖有些意外,以前店裡也賣出過爆款吃食,可也沒見食客們如此熱情。
而且三文錢一隻的青團也不便宜啊。
“哥哥,這是怎麼回事?”
“嗨,還不是你的青團做的好吃?”秦子安見趙知暖回來了,從椅子上跳了下來,看着長長的隊伍十分滿意。
“這青團以前沒人做過,光是吆喝也不見有人買,我就做了個吃播。”他揉了揉有些撐的肚子。
“效果還真不錯,不一會兒就有人掏錢,而且人越聚越多,最後竟然都不夠賣的了!”
他拉着她到櫃台,看着知雲手上登記的厚厚一沓紙:“今兒又有忙活的了,不過沒事兒還有我在呢。”
趙知暖此時有些後悔:“我還真是笨,早些讓你過來幫我多好。”
“沒事兒,現在也不遲啊!”
這邊秦子安在暖食記幹得熱火朝天,那邊的唐錦卻還是心事重重。
“也不知子安在暖食記幹得怎麼樣。”
“擔心什麼,今兒在車上暖丫頭可是對你兒子贊不絕口呢。”唐季青喝了口茶笑道。
這趟來甯安縣,看到趙知暖帶着衆人将一間食肆經營得紅紅火火。
考察了酷似小閨女的長平功課,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今日又看到了多年未見的小閨女,雖然隻是一座墳頭,可讓他終于有地方傾訴他多年的思念。
這一樁樁一件件讓他多年郁結于心的烏雲終于消散開來。
對于兒孫的事情也格外看得開,他們隻要平安就好。
“子安讀書不行,也許做生意就行了呢!實在不行再試試别的。”
這一番話讓唐錦的心安穩下來,看了看窗外又想到另一件事:“京城已經變天了,也不知以後的路應該怎麼走?”
唐季青也看了看窗外,原本已經晴朗的天空又布滿了烏雲:“無妨,這天不管怎麼變,無論是誰坐上了那個位置,我們家隻要繼續做忠臣、獨臣,隻要繼續為國為民忠于今上,便能一切無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