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的身體一直算不上好,從年輕時就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
太皇太後薨逝後,又大病了一場,康熙是真沒想到自己這位嫡母就這樣病病歪歪地又陪了他幾十年,如今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了。
太後曾撫養過五阿哥和五公主,誰料五公主前些年在去熱河避暑的路上突然染病沒了。太後自此便有些郁郁,想到孫女就忍不住抹眼淚。康熙怕老人家寂寞無聊就胡思亂想,便讓後妃經常帶着宮裡的小阿哥小公主過來陪老人家說話。
這兩年宮裡的格格都大了,不好玩了。太後便讓老五胤祺進宮請安時把三四歲的兒女帶上,祖孫們一起熱鬧熱鬧。
有孫子孫女的高位妃嫔,偶爾也會帶孫子孫女來讨老人家高興。德妃從前帶過老十四家的弘映和弘暟。
但這回老四的孩子進宮,卻是因為先得了皇上的喜歡。
福晉夏天進暢春園給德妃請安時,就提前說了此事,将皇上臨幸圓明園時的情形仔仔細細講給德妃聽。
德妃當時的心情便有些複雜,她帶老十四的兒子在太後跟前盡孝,是老十四開口求她,說宜妃也這樣幹,她才答應了。
老四夫婦像是從來不知道這事兒一樣,提都沒提過。德妃也沒想着要幫老四家的孩子露臉。一來老四他不主動開口,二來她下意識覺得老四夫婦教不出特别聰明伶俐的孩子,萬一哪句話不對惹了太後不高興,倒麻煩了。
誰能想到人家自己卻得了這樣的機會,福晉說起這事兒時,臉上的驕傲和歡喜藏都藏不住。不知道的還以為那三個孩子都是她生的。
早上妃嫔們來給太後請安,太後正忙着讓人準備茶果點心和牛乳,準備招待小娃娃們。
太後笑道:“聽皇帝說,老四家的孩子聰明會說話,哀家尋思着是随了老四。那孩子小時候也愛說話。”
宜妃道:“可不是麼,四阿哥小時候小嘴可快了,誰能想到長大後性格變得内斂不少。”
“三十多歲的人了,也該沉穩些。”德妃道。
親媽就是親媽,明明更喜歡開朗耿直的小兒子,對外卻還是要幫着大兒子說話。
宜妃也沒揭穿她,倒是太後歎着氣道:“孩子們小時候大多都是活潑的,進尚書房沒幾年一個個就學成了老學究的樣子,也就老五沒怎麼變。”
衆人:“……”
五阿哥在尚書房是最不用功的那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變可太正常了。
惠妃、德妃等幾個資曆比宜妃老的妃嫔都忍不住笑了,宜妃心裡歎氣,面上也要賠笑。
太後和妃嫔們說了幾句閑話,便打發她們回去,隻留了德妃,“你就在這兒陪哀家說說話,省的孩子們還得專門去一趟永和宮見你。”
四福晉她們進宮必然要給德妃請安的,太後考慮到小格格還太小,乳母抱着走在路上容易受風,能少折騰就少折騰。
德妃隻得留下,她和老四的關系一般,對老四家的孩子也沒什麼好印象,尤其那個弘時,走路吊兒郎當,一副憊懶模樣,别說皇上,連她看着都生氣。郡主倒是溫柔守禮,卻又有些嬌弱。再小的幾個孩子她都沒什麼印象,弘曆、弘晝今年過年倒是被帶過來給她請過安,當時人多,她也沒顧上細細觀察那倆孩子。
誰能想到皇上去老四家一趟,竟對他們家的小孩印象深刻。之前去老三園子赴宴,回來可沒有這一出。
不管怎樣,老四也是自己的兒子,德妃還是挺欣慰的。隻可惜了老十四家這幾年都沒有新生,最小的孩子也已七八歲,不是說些童言童語就能讨人歡心的年紀了,否則讓皇上往老十四園子去一趟,也能有一樣的效果。
片刻後,四福晉她們便到了。
弘曆、弘晝兩個小孩乖乖跟在福晉身後。雲安則是由年氏抱着。
衆人給太後、德妃行過禮,太後便讓弘曆、弘晝到身邊來坐着,又伸手去抱小雲安。
雲安看到面前這個老奶奶腦袋頂上的數字是“78”,也算挺長了,隻是系統下一刻就說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孝惠章皇後,順治的繼後,今年已經七十五高齡了。】
雲安:???
那豈不是說這個老奶奶的壽命隻剩三年了?
太後接過小雲安,就見小娃娃癟了癟嘴,還以為她怕生,伸手在她背上輕輕拍了拍,“乖乖不怕,我是烏庫瑪嬷。”
雲安回神,伸手摟住太後的脖子,在心裡催系統,【太奶奶抱我了,你快給她加生命值!】
系統:【……這個好像加不了,大概是因為宿主剛才沒有很想讓太後抱。沒關系啊,太後壽命已經夠長了。】
雲安用小腦袋在太後肩頭蹭蹭,不夠不夠!
太後見她沒有掙着要别人抱,還跟自己如此親密,高興地眯起眼睛,“真乖真乖,”她這才擡眼看向立在福晉身後的年氏,怪不得小格格長得好,原來随了額娘。
她又招呼弘曆、弘晝吃茶果,甯壽宮的茶是奶茶,倆小孩在家很少喝,第一口都有點不大習慣,小雲安卻是聞到了奶茶的香味,眼巴巴地看向四哥手裡的杯子,口水都流出來。
弘曆注意到妹妹盯着自己的奶茶,就溫聲解釋道:“妹妹,這茶是鹹的,你還不能喝。”
雲安又把腦袋轉到另一邊看五哥。
弘晝:“對對對,你不能喝。”
太後笑着摸摸她的小臉,“看把孩子饞的。”
雲安也知道自己還不到能喝奶茶的年紀,蔫蔫兒的耷拉下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