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琛位高權重,每天日理萬機,我遇見他的次數屈指可數,即使偶然碰見,我們僅僅點頭緻意,便匆匆擦肩而過。
今晚他卻特意出現在我面前,看樣子還等了我一會兒,也不知跟那個登徒子有沒有關聯……心中轉過數個念頭,不敢繼續深想下去,若無其事地寒暄:“大哥,好巧,你也來賞燈?”
宋琛并不與我繞彎子,徑直道:“聖上身邊的郭公公被賊人敲暈于倚翠街暗巷,丢失明珠一串。由于事發地不體面,聖上撤回了現場的錦衣衛,命我暗中追查此事。”
我内心咯噔,怎麼感覺宋琛話裡話外,好像都在暗示登徒子乃當今皇帝趙旭,懷着最後一絲幻想問道: “郭公公是高個子吧?”
“郭公公個子不高,聖上倒是高大挺拔,與我相仿。”宋琛打破了我的自欺欺人。
我心底哀嚎:吾命休矣,宋家這回無論如何也保不住我了!
雖然我和趙旭僅僅見過一次,但實際上卻緣分不淺,孽緣的那種!
十一年前,趙旭不慎溺水,我強忍着對水的心裡陰影,硬着頭皮将其撈上岸。
可趙旭清醒後非但不感激我,還怒斥我為何站在岸上觀望,不再第一時間跳水救人,害他溺水,傷其貴體!
瞧瞧這是人說的話嘛,從那時起,我便知他忘恩負義,刻薄寡恩的本性。
聽聞李素基與趙旭往來過密後,我還苦口婆心提醒他:趙旭此人冷酷無情,不宜深交。
爹也罕見地支持我,嚴厲告誡李素基:李家行伍出身,根基在遼東,切勿為了富貴前程,與未來天子走得太近。
李素基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與其往來更勝從前,待趙旭繼位後,成了錦衣衛指揮使,深受信任,權傾朝野。
趙旭好大喜功,登基未滿二年,躊躇滿志,欲至遼東,親征後漢,震動朝野内外。群臣以“戰場險惡,刀劍無眼,聖上尚後繼無人”為由,全力阻止趙旭的荒唐想法。
他惟我獨尊慣了,自然不肯妥協,雙方僵持不下之際,李素基自刎于承天門,以自己的鮮血打消了趙旭北狩的念頭。
時至今日,我憶起李素基,依然耿耿于懷。
他死的倒痛快,可卻丢下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爹,一個軟弱的老娘,一個年幼的兒子以及一個……饑渴的婆娘!
我爹乍聞噩耗,急怒攻心,倒在地上再也沒能醒過來。連番打擊之下,我完全懵了,整個人渾渾噩噩,連傷心都沒顧上。
我那軟弱的老娘倒是出乎意料的冷靜,沒哭沒嚎,還安慰了我幾句,然後冷靜地吃飯,冷靜地回房,冷靜地關門,等我回過神時,人就在梁上挂着了。
爹娘屍骨未寒,李素基的婆娘丢下兒子,卷了家中财産,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現在,我都不确定那娘們兒在哪裡快活呢!
李素基死得像個英雄,卻得罪了皇帝趙旭。
不過李家的男人差不多都死光了,隻剩我侄兒一根獨苗,趙旭不屑跟小樹苗兒計較,卻惦記上了李家的女人。
李素基的婆娘跑路消失,我這個李家嫁出的女兒就成了趙旭洩憤的對象。
李素基去世不到一年,趙旭以我草菅人命,毒害先帝為由,下旨将我抓進诏獄,命人嚴刑拷打,逼我招出幕後主使。
天殺的,我哪知道那個平平無奇的胖子就是先帝啊,我一直以為他隻是個揚州土豪而已!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肯定不會貪圖财貨,用石比霜給先帝治療白血病。
再者李家人差不多死絕了,還能有什麼幕後主使,不就是想找個由頭,送你親叔叔長興王吃牢飯麼!
我偏不如趙旭的願,拒不承認無中生有的污蔑。
因此我差點死在诏獄,還丢失了跟了我兩世的金手指,從此淪為廢人,失去了我最後的驕傲和依仗。
宋珩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将我撈出诏獄,趙旭又以我無子、善妒為由,暗示宋珩休了我,擡宋珩的真愛為正妻,還表示願意親自為二人主婚。
宋珩昧着良心說我賢良淑德孝順爹娘,不肯休我,加之宋老爺求情,趙旭方善罷甘休。
大概聽聞我在宋家夾着尾巴做人,于是趙旭将我抛之腦後,倒不曾再為難于我。
以趙旭睚眦必報的性情,新仇舊恨之下,我不奢望可以全身而退,隻擔心牽連他人,特别是放我一馬的郭公公。
躊躇良久,我忐忑問道:“大哥,郭公公可還好?”
宋琛意味深長地看向我:“郭公公乃大内高手,功夫極好,行事老練,又是汪提督親自保舉之人,深得帝心,自然無事。”
“那就好。”
我放下心來,這年頭壞人太多,遇見一個好人不容易,實在不願連累好人哪!
“大哥,說來也巧。我逛夜市時,在路邊拾了一串夜明珠,我瞧着頗貴重,勞煩你們錦衣衛幫忙尋一尋失主。”我掏出夜明珠,心虛地遞給宋琛。
雖然郭公公放我一馬,沒有被錦衣衛抓個現行,可我知道狡辯多半無益,恐怕還會加深趙旭的怒火,所以我直接交出了罪證,希望趙旭看在我坦白從寬的份上,隻懲罰我一人,不要牽扯他人。
“好。”宋琛接過夜明珠,像是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擡腳往回宋家的方向走去:“就要宵禁了,弟妹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