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承:“能聽。”
韋流竹:“好耶!”
靜默半分鐘。
韋流竹:“你們……說啊。”
司雲起放下筷子:“剛剛就說完了。”
韋流竹:“!我去找季醫生了!”
歐瑜叫住他:“流竹,你去哪裡?”
韋流竹頭也不回地走掉:“我去季醫生那桌。”
這個“季醫生”在這些人口中出現的頻率實在太多了些,而且不知道怎麼回事,感覺整個節目組和嘉賓們都有點偏向他。
歐瑜不止一次聽到小悠提起季醫生,要麼是說去叫季醫生來,要麼是說把什麼什麼留給季醫生。
這個季醫生,到底是什麼來頭。
他也試圖問過幾個工作人員,得到的答案很一緻:醫生,随隊醫生。
但他還是覺得奇怪。
尤其是,司雲起好像,總是格外關注這位醫生。
歐瑜拿着手機在桌子底下,把屏幕亮度調到最低後搜索:司雲起戀情。
是一片空白。
歐瑜熄了屏,回想自己看過的司雲起的經曆——
圈内有很多人都知道司雲起前幾年是沒戲拍的。直到他出演曲伯之的電影拿下影帝,才收獲了一些關注。
但很快,網友發現在拍曲伯之的電影之前,司雲起一部代表作都沒有,甚至連做配角的電視劇都沒有。
這導緻司雲起被嘲了很久,很多營銷号深挖司雲起的身世背景,并沒挖出什麼來,仍舊天天罵他是資源咖。不明所以的網友也開始跟風。
最嚴重的時候,司雲起去參加活動,外面一群黑粉高舉橫幅寫着“司雲起資源咖滾出電影圈”十一個大字。
司雲起下車後看到橫幅,隻是很淡漠地看了一眼,然後轉身和粉絲打招呼。
之後曲伯之在接受采訪時特意提到司雲起,說司雲起是在他的上一部電影片場遇到的,當時自己正靈感枯竭,看到司雲起的那一刻,突然有個形象出現在腦海裡。他确定不是司雲起适合這個人物,而是,這個人物本身就是司雲起。
不清楚怎麼的,當時網上又突然出現很多照片,都是司雲起早期在劇組做替身、武替,出演話劇的照片,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他剛上大學時,長達五年。
還有些不明真假的爆料,說司雲起和他經紀公司矛盾很深,沒有戲拍是公司一直從中阻攔。而司雲起又好像一直很缺錢的樣子,閑暇時間從未在學校裡,總是奔波在劇組中做替身……
網上的罵聲平息了些。
直到現在,司雲起已經成了“爆”的代名詞。隻要是他出演的電影,質量一定有保證,風評一定夠好,話題度一定足夠高。
他生的肩寬腿長,身姿高大。臉部線條鋒銳,鼻梁高挺,薄唇顔色偏淡,瞳仁漆黑,眼尾弧度稍有些上揚。若是沒情緒時,總會給人一種冷淡的壓迫感。
有營銷号說以司雲起的經曆來看,他現在給人的感覺不太對。他沒戲拍太久,做過太久替身。按理說他應該早就被磨平了棱角,面容溫和,面對媒體會多展示自己,對各位前輩唯唯諾諾。可他一點兒溫和都沒有,就算面無表情,周身也透着凜冽的氣場。
有位司雲起的粉絲,截圖那條微博發了回應,艾特了那個營銷号:
【那是因為你把司雲起的經曆屈辱化了。當司雲起拿到影帝獎項時,他覺得他做過很久替身演員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你覺得不應該這樣。你認為他應該已經出演過很多角色,認為他應該有一些老師或者前輩的引路,認為專業院校的畢業生起碼也會有個角色。但這隻是你以為。
我曾看到過司雲起搬着泡沫箱分發盒飯的照片,也看到過他躺在大雨中很久不動,站起來後自己走到窄小的屋檐下沒有毛巾擦雨的模糊視頻。我看到的遠比你看到的要多,可這些在我們粉絲眼中,隻是司雲起當時的工作,隻是經曆。
我想司雲起他本人也一定這樣想。從前種種,隻是經曆,不是苦難,沒必要心疼歌頌和念念不忘。所以他始終都是他自己,他并不需要殺死從前的自己,他根本不需要蛻變。而我愛他,就是愛他從未改變的性格,愛他挺拔堅韌的心性,愛他始終如一的靈魂。
他不懼群山萬壑,亦不懼枯涸隆冬。
他始終挺立。】
那段回應在熱搜上挂了很久,每逢飯圈語錄合集,必有那條。
歐瑜也看過那個回應的截圖,這些年司雲起的粉絲規模愈發龐大,粉絲粘性還是内娛獨一份的高。和司雲起沾邊的事情,總是能很輕易上熱搜,娛樂圈不可能沒人和司雲起炒cp。
歐瑜不死心,又換了個平台搜索司雲起的戀情,還是毫無結果。
他放下手機,覺得司雲起的成功是不可能被複刻的。就司雲起被罵最狠的時候,網上莫名其妙出現了他做替身的照片,這肯定是團隊下場了。
他并不知道,除了司雲起早期的老粉,也鮮少有人知道:
借我瓶水就是罵聲最烈的時候出現的。
那是個新注冊的微博号,發了兩張照片。
一張是某場話劇謝幕時,台上的演員手拉手,準備鞠躬的照片。司雲起身姿挺拔,站在最邊上,最不起眼的位置上。
另一張是,司雲起穿着和主演一樣的衣服,吊着威亞,照片中看不出來是在做什麼。
季杭什麼都不懂,不知道怎麼帶話題,更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發的微博浏覽量隻有個位數。
但是他想讓人們看到,所以他笨拙而執拗地、把這兩張照片發了一百三十次。
直到終于有一條被某個司雲起的粉絲看到,那個粉絲把照片下載後發到她們粉絲群裡,開始在網上深挖。
這時候她們才知道司雲起被他的經紀公司打壓,長時間沒戲拍,他隻能自己去接替身演員的活兒,為了磨煉演技去演話劇。
他才不是什麼資源咖,更不是幸運兒。
粉絲們集結,把澄清發布在網上。
關于對司雲起的罵戰,才漸漸平息。
事後,借我瓶水默默删除了那130條一樣的微博。
到現在依然會有人翻看借我瓶水的微博,他們隻覺得這是一個成熟的營銷号,他們看到借我瓶水吸人眼球又簡短的文案,還有熟練的帶着話題發在廣場上。
那些隐匿在時光裡執拗的愛被借我瓶水悄悄藏起,
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