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錢都由葉氏收着,但她看出蘇榛年歲雖小,辦事卻踏實可靠、且很會規劃,便跟蕭容私下商量了,把錢全數歸了蘇榛統管。
蘇榛倒是沒推辭,反正兩家并入一戶,誰“管家”都是一樣的。她舍不得再買什麼“家居用品”,決定再備些蔬菜、鮮肉、常備藥之類的就差不多了。
但此時菜的種類可以用“稀少”來形容,這裡畢竟隻是邊境城池,尤其還是寒冬。
菜價方面,确實以白菘和蘆菔最便宜,也就是現代的大白菜和白蘿蔔。每斤一文錢,買得多還能抹零。
葉氏本想就挑個攤子直接稱了,蘇榛卻糾結菜的品質着實不怎麼樣,有很多已經受凍。
成樹看出了蘇榛的猶豫,“蘇娘子,其實白川城的人在冬天是不怎麼買菜的,家家戶戶在秋天買上幾百斤上千斤,囤地窖裡。”
蘇榛想想也對,這個時代想吃反季節蔬菜怕是得花費不少。
“要是不嫌棄,去我家菜窖看看?”成樹又說:“我家人口多,囤的菜也多,要是東家有看上的隻管選,價格跟這菜市一樣,但保證隻給您新鮮的,絕對不賣凍菜。”
“不知您家離得遠不遠?”葉氏忙問。
“不遠,就菜市東,走過去不過半刻鐘。”
蘇榛眼睛一亮,便先征求蕭容和葉氏的意見,他們自然也不會反對,兩家人便跟着成樹回了家。
也正如成樹所說,他家距菜市确實近。
位置好,但整間院子卻狹小、局促,且堆滿了各類雜物。好在擺得多卻不髒,分門别類倒是放得規規矩矩。
一共三間屋,屋頂幾乎沒有片瓦覆蓋,全部茅草鋪就。冬天自然是沒什麼防寒效果,雨季怕更是内外同天。
蘇榛正打量院子,隻聽得成樹把驢車拴好、在提高了聲音喚:“青娘,有東家來家裡買菜了!”
屋裡卻沒動靜。
“青——”成樹剛又喊了一個字,後院炮彈一樣沖出個小男孩兒,看起來八、九歲的樣子。
一邊哭一邊喊:“爹!娘和大哥在地窖裡暈了!”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沒敢耽擱,直奔後院救人。
蘇榛卻相反,先跑回車上拿了盛重雲送她的傘。
地窖和井都在後院。
窖是穴式,入口一半在地上,架了尖頂木頭支架,上面覆蓋了茅草。
成樹沖過去就要下窖,卻發現梯子也倒進了裡面,愈發慌得手足無措,想豁出去跛腿直接往下跳,被蕭容制止。
“不可,太高了。”
“我有功夫,我替你下去。”盛小山自小在盛家習武,此刻當仁不讓。
“等等!”蘇榛拿着傘跑到,來不及做任何解釋,直接把井邊備着的井用麻繩拿了系在傘柄上,随即張開傘、傘尖朝下送入地窖底部,不斷的上下用力掼動。
所有人怔忡的瞧着她的動作,竟是寒酥最先悟了出來:地窖裡想必已經有了毒氣,蘇姐姐這是在迅速換氣。
其實地窖在大甯朝有個别稱叫“殺人窖”,每年冬天都有因“毒氣”憋死在裡面的人。
古人不清楚“毒氣”是因為地窖為封閉環境,蔬菜水果在貯存過程中會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并産生二氧化碳,在地窖底部積累,但也知道地窖是需要通風的。
所以在沒有電力風扇的情況下,蘇榛的辦法無疑最快最管用。
“我來!”蕭寒酥立刻接過了蘇榛手中的傘。
他的力氣大,動作更快更勁,幾下就帶出了底下一股子又濕又嗆的氣味。
與時同時蘇榛也沒閑着,把剩下的麻繩讓盛小山捆在腋下,“你下去之後如果感覺頭暈或是憋悶就立刻拉一拉,我們在上面拽你上來。”
“小人明白。”盛小山暗在又在心裡贊了蘇榛的周到。
約摸着緊急換氣法見了些效果了,盛小山也不能再耽擱,直接提氣躍進了地窖,穩穩落地。
看得蘇榛膽戰心驚,這地窖往下看起碼四米五米高。
“放心,那孩子一身本事。”蕭容反倒笃定,盛小山的底子極好,他自然看得出。
而後院亂成一團,葉氏卻一直保持鎮定且看顧住了謹哥兒和成樹的小兒子。
蘇榛對葉氏的看法也愈發敬重:她原本以為王爺夫人性子柔軟又愛哭,但其實每次遇到什麼事,葉氏都是默默支撐、給大家掃清後顧之憂的那個。
盛小山下去的第一時間先把梯子拾起來扶好,成樹立刻便也爬下去救人。
一番折騰下,窖裡暈着的一大一小總算被拉了上來,可惜都還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