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迎春跟着小黃門一路彎彎繞繞的終于來到了元春的春華宮。小黃門先帶她到偏殿,說道:“二姑娘先吃茶休息片刻,我這就去通禀。”
迎春:“有勞。”
一時間宮女奉上清茶,迎春謹記母親的話,隻時不時地端起茶碗吹吹做做樣子,實則一口沒喝。
偏殿安安靜靜的,就連門口立着的兩名宮女也如兩根柱子一般一動不動。
好在迎春并沒有等待多久,先前那小黃門就複又回來了,将迎春帶到了春華宮的正殿。
迎春提着裙角邁過高高的紅色門檻,見元春端坐正殿高高的椅子上,迎春欲行大禮,卻聽元妃說道:“妹妹不必多禮快快平身。到本宮身邊來,讓我好好看看。”
旁邊的抱琴趕緊扶起迎春。
迎春點頭:“抱琴姐姐。”
抱琴笑道:“許久不見二姑娘出落的越發出塵了。怪不得衆姐妹中娘娘唯獨最疼二姑娘。”
元妃:“二妹妹快坐。”
迎春小心翼翼地虛坐了半邊椅子,笑道:“不知娘娘召我前來何事?”
元春幾不可查地皺了皺眉,轉而笑道:“此處沒有外人,妹妹不必這般拘謹。并沒有什麼要緊的事,不過是近日夜裡總是夢見家中衆人,心裡十分惦念,想跟你說說話罷了。”
迎春:“托娘娘的福,家中一切都好,老祖宗身體也十分硬朗,請娘娘務必要保重鳳體,好生睡覺。”
元春禁不住笑了出來,道:“一二年不見,不曾想二妹妹說話竟這般有趣了。”
迎春趕緊起身,緊張道:“娘娘恕罪,民女、民女隻是有些緊張,娘娘知道我是個木的,笨嘴拙舌不會說話,若是有沖撞的地方還請娘娘恕罪。”
元妃:“哎呀,本宮不是說過了嗎,這裡并沒有外人,二妹妹不必如此緊張。”
元妃似乎是朝殿外看了一眼,說道:“今日天光正好,不若妹妹陪我去禦花園散悶散悶吧。”
迎春疊手躬身:“是。”
來到禦花園迎春自然也是無心賞景,一邊留心記着走過的路一邊略顯拘謹地跟元妃聊着家常。
賞了一會兒花,又坐在亭子裡看着宮人們喂了一會兒魚,忽有一姑姑走來,禀道:“啟禀娘娘,麗嫔求見,說有要事……”
元妃想了想,對迎春說道:“本想留二妹妹用過午膳再走的,不想好容易想躲一天清閑都不行!罷了,既如此二妹妹先回去吧,哪天得空了再同三妹妹、四妹妹一道來。”
又說:“前日得了一套棋譜,說是前朝大家流傳下來的,本宮素來知道你愛棋,就給你留着呢,拿回去好生研究研究罷。
迎春趕緊謝恩。
一時拿了娘娘賞賜的珍貴棋譜,迎春懸着的心終于算是放下了,跟着小黃門往外走的腳步都輕松了不少。快到宮門口的時候,迎春問了一句,“勞煩小内相,現在什麼時辰了?”
小黃門:“差不多巳時三刻了。”
迎春道謝,出了宮門就看見自家的馬車,心裡頓生歡喜——今天進宮這一關應該算是過去了吧?
沒亂吃亂喝什麼東西,沒遇見不該遇見的人,甚至麗嫔娘娘的要事都來得那麼是時候,真是幸運的一天。
雖然自己都不知道緊張些個什麼,為什麼緊張,但是總覺得是好大一個難關一樣。
回想了一下在宮裡的表現,既不好看也不出彩,緊張木讷,除了家裡人誰誰都好之外也沒說什麼能被抓住錯處的話。迎春徹底放心了。
上車的時候母親不在,明月說:“剛剛府裡來人說老太太突然病了,太太無法隻得先回去了。”
迎春聽了一愣,“昨天老太太的不是還好好的麼?怎麼突然就病了呢?可說了什麼病?”
明月搖頭:“那跑腿兒的小厮也說不明白,隻說老太太忽腹痛不止。”
迎春道:“那趕緊回去吧。”
畢竟本來預計出宮的時間是在下晌,就算家裡無事迎春也覺得母親完全沒有必要在車裡等自己這大半天。
她若在宮裡遇到麻煩,母親也不能飛進去救她,如若在宮裡沒事出來還能有什麼事兒呢?
可是,偏偏就在這上京城,光天化日繁華的大街上,還真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