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珍那邊他們夫妻倆是改不了什麼了,以後要還是那麼亂,也就隻能遠着了。客客氣氣的當個鄰居,誰也别摻和誰的事。
賈睿喝了兩口熱茶,終于舒坦了下來,往身後一靠,頗感慨道:“好在咱倆來得早,若是紅樓開場了才來,那才真是改不過來了。”
兩人說話聲音小,加上裡間挂着厚厚的棉布簾子,倒也不怕外頭聽見。
賈睿穿成賈政之後,做的事隻比妻子多,不比她少。
畢竟賈政這人雖書裡寫着他是全家最愛讀書的人,可也隻是跟賈府的人參照而言的。
對外相比,賈政此人功不成名不就,口裡說着要科舉,卻由父親賈代善臨終上書求了一個閑職。而實際上他什麼正經事都做不好,一天天的身邊就圍了些清客拍馬屁。
工部主事,聽着在四部當差,卻是個閑職。若真有才學,又怎會将他發去工部。
為着日後給家裡人留條後路,賈睿隻能拼了自己多年來所學的知識,在工部屢屢發布新的發明。
他先是做出了抽水馬桶,改善了皇帝每日出恭的環境,又設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排污下水圖,将後宮改善成不需要再去恭屋出恭,省去了冬天凍屁股的弊端,也免了每日刷恭桶的耗時和人工。
這兩項改進,令皇帝對他大為改觀,開始正視他的作用,并命他參與到今年江南一帶的水壩重修事宜裡,二月正式啟程先前往杭州複命。
如今離啟程還有幾天功夫,賈睿不免問起他出發時的行李。
王甯道:“都替你打點好了,該用的都帶上了,你那套繪圖工具讓人用牛皮紙好好的包着,放在檀木箱子裡了。”
賈睿聞言想起身去找。
王甯又道:“急什麼,箱子都在庫房裡擱着,這屋裡哪有地方擺?”
說到這裡,她身子往前探了探,離丈夫近了些,這才壓低聲音道:“你路上能拐道去揚州那兒麼?”
書中雖說京城在長安,可實際上,曹大大自己也有漏洞,是按着京城在燕京方位寫的。若是京城在長安,黛玉進京便不能走水路,而是得走陸路了。
這會兒過來一看,果然京城是在燕京,也就是清朝的京城所在,并不是書裡說的長安,長安那得在陝西方向了。
從燕京走,可通京杭大運河,直接從揚州到京城,也正應對了書裡所說的,上了岸直接上車便到甯榮街了。
此行要去杭州,必然是路過江蘇的,隻是要靠岸在揚州停留的話,就不知道時日夠不夠。
京官赴職,路上是給了行路時間的,隻要在規定時間内到達便可。
賈睿仔細算了算,時間倒是夠的,若怕路上有意外,早幾天動身就行。
“也該去看看妹妹妹夫一家,正好順路,沒有不看的道理。”賈睿想明白了,起身道:“回來了還不曾給老太太請安,我去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