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周家的孫子,名叫大牛的小子被周麥領了回來。
周麥先進了院子,隔了好一段距離,大牛才垂頭啜泣的跟在後頭進來。
趙榆遠遠瞧着,那才五六歲的小孩臉上紅了一片,像是被扇了巴掌。
周麥不理人,進了屋就坐在凳子上拿了筷子就要夾菜吃。
周婆子皺眉,正要問她大牛呢,就見孫子出現在了院門口。
走的極慢,有氣無力的。
周婆子眉頭一跳,見不得這像是沒吃飽飯的樣子,罵道:“吃的米都吃到狗肚子裡了?一雙腿都邁不開了?要不要我用棍子來敲你兩下?”
大牛一聽抹了抹眼水,邁着短腿小跑起來,等進來屋,才哽咽的叫了聲“奶”。
周婆子聽着他的啜泣聲,又眼尖地看清他臉上的手指印,頓時深吸了一口氣,轉頭就對着周麥罵起來,“你這個懶蹄子,我讓你去喊他回來吃飯,你又打他作甚?”
周婆子見她一個勁的往嘴裡塞菜,“吃吃吃,怎麼不噎死你算了!”
周麥翻了個白眼,語氣不好地道:“這麼幾夾子菜,我想被噎都不成。”
桌上隻有三碟菜,全是菜葉子,被炒的顔色發黑,樣子十分不好看。
但村裡各家飯頭都是這樣的把式,大家也都吃的習慣。
尤其是現在這時候,眼見着快要秋收,菜地了能吃的沒幾樣,都是些綠菜葉子,掐個幾樣随便翻炒一下,就是一碗菜,也不需要用油。
滋味說不上好,但總能搭配着粗糧填肚子。
莊稼人覺得十分正常,隻是可惜這個季節沒有春天多野菜,否則提着籃子去挖些野菜也夠家裡這些人吃。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看着是三碗菜,卻是不夠夾,這麼多張嘴,一人一筷子,就沒得剩下。
所以,周婆子見周麥一口接着一口的夾菜,氣都不打一處來,于是一巴掌拍在她又伸過來的手上。
周麥疼的吸了口氣,想發脾氣扔了筷子不吃,但肚子現在還空的,舍不得離開飯桌。
方春梅早在周麥第二次夾菜時,就不高興地暗暗翻白眼,手速極快的給自己夾了滿滿一筷子菜,又用眼神示意丈夫周青快夾,别被别人把菜搶光了。
周青餓的很,也不滿小妹夾那許多菜,都不用方春梅再使眼神,他就已經伸了筷子。
周老漢見一盤菜都快空了,也沒有指責的意思,隻道,“吃吧,吃完還得去地裡呢。”
周谷點頭應聲,等周老漢夾了菜之後,才跟着夾了一筷子放進兒子大牛的碗裡,低頭見兒子臉上紅印子還沒退下去,擡手撫了撫。
但因手上繭子厚,抹的大牛眼淚差點又下來,周谷立即停了手,不敢再碰。
桌上大家都動了筷子,周谷也餓,但因心裡還記挂着事,便拿着筷子沒動,看向對面的周婆子。
周婆子嚼着飯,瞥了一眼二兒子,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周谷立即高興地又夾了一些菜,這才起身離了桌子。
方春梅暗瞅着周谷捧着碗筷離開,怨憤的直撇嘴。
她炒的菜煮的飯,倒是便宜了那婆娘,不用幹活,躺在床上都有人送飯到嘴邊。
周老漢估計也是餓着了,隻夾了少許的菜,便吃下一碗飯,咂了咂嘴,并沒有多飽,但他不打算再去盛飯。
一天的糧食是有數的,這餐如果吃多了,必定會影響下一餐。
家裡畢竟有這麼多張嘴,糧食得省着吃。
不知想到什麼,周老漢問道:“大郎去鎮上得有半個來月了吧,那财主家的祠堂翻新需多少時日才能完工?”
“問這做什麼?”周婆子巴不得那财主家活計多的做不完,這樣大兒子還能為家裡多掙幾文錢。
周婆子:“那财主還能少大郎幾口糧?即便沒什麼油水,兩個饅頭加上一碗不算稀的粥水也是頂好的了,不比家裡差。”
“多做幾天活,還能為家裡省些口糧,這可是難得的活計。”恰好趕在了秋收之前,家裡的存糧所剩無幾,少張嘴吃飯,餘下的糧食能夠家裡多撐一天。
周老漢怎麼能不懂,家裡的糧食有多少他比任何人都有數,大兒子能在這時候找到提供飯食的活計,十分難得。
這也多虧了大郎有些手藝,雖抵不上老木匠,但刨木頭還是熟練的,否則他那情況财主又怎麼可能看得上。
想到大兒子周田,周老漢忍不住歎口氣。
周婆子聽到他的歎息聲,知道他在擔心什麼,“行了,翻新祠堂三十來天也就差不多了,再過個十多天大郎估計能回來。”
“老朱家的兒子不是一同去了?他會照看大郎幾分的。”
最後一句話倒是讓周老漢放了些心,有村裡人在,大郎還能有個伴。
“爺,奶。”
一聲稚語傳過來,周老漢看過去,應了一聲,側目掃了一眼周谷身後的房間,習慣性地問一句,“你媳婦好些了嗎?”
周谷如往常一樣點頭,“好些了。”
周老漢點了點頭,次次問,次次得到的都是這個回答。
周婆子看了眼二兒子懷裡的小孫子,瘦的像是吃不到奶餓着肚子的狗崽子。
誰都喜歡白胖的東西,尤其是家裡的小孩子,眼見着孫子又瘦又小,周婆子臉上哪能有笑臉。
轉頭看向四兒媳婦,“我讓你蒸的蛋羹呢?端上來。”
家裡就養了四隻母雞,兩隻還停了蛋。
蛋存了是拿來賣的,一天就兩個,還要拿出一個來蒸給這小子吃,方春梅怎麼舍得。
她支吾着沒動作。
見周婆子已經拉長臉了,才不得不開口道:“我忘了,被外頭的那人耽誤,我一心趕着飯食,倒是将蒸蛋的事忘了。”
周婆子盯着她不作聲,方春梅心一跳一跳的。
半響,周婆子才不容反駁的吩咐道:“晚食将蛋蒸上,再忘了,你飯也别吃了。”
方春梅張嘴還要說什麼,對上周婆子的眼神,隻能将拒絕的話吞咽下去。
晚上還蒸什麼蛋,就不能省下來?
方春門心裡不痛快,看那兩歲的小子都覺得礙眼。
等全家人都吃好,周婆子擱下碗,見外面劈柴的聲音雖斷斷續續,但一直沒停下,想了想,讓方春梅揉一個飯團送到外面去。
方春梅不樂意,“哪還剩飯團給我揉?煮的糧食都是正正好的,沒得多。”
周婆子見這四兒媳一直頂嘴,氣的猛地一拍桌子,“她不是人嗎?家裡多了一張嘴,你這豬腦袋就不會想着多煮一點?”
方春梅吓一大跳,“每天的糧食都是有數的,真……真沒得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