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幾日過去,工部已經着手修繕皇帝的乾聖殿,如今皇帝就隻能歇在别處。
早朝時分,衆官朝拜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而皇帝讓李公公宣诏書。
“陛下念在江南王救駕及時,心系朝野社稷,大破西夷與朝中叛亂分子的陰謀,特封江南王為大梁儲君,欽此。謝澈接旨!”
李公公的嗓門雖然細,但穿透力強。
“兒臣接旨,謝過陛下!”謝王爺出列跪下接旨,叩謝皇帝。
“嗯,平身吧。”皇帝眸中是贊許有加,至少還給他留了一個有才能謀略的兒子可以繼位。
“接着宣。”皇帝撐着腦袋,一副沒怎麼睡醒的模樣。
接下來是封賞裴宴秋、鄭元安、林逾冬等人,賞了百千畝的良田與黃金百兩。
裴宴秋則是官為原職,官品升為正一品。
皇帝還給他賜了一座江南别苑。
“陛下對臣如此厚賞,臣惶恐。”裴宴秋有些受寵若驚。
“朕說賞了便是賞了,裴相你領旨便是。”
既然陛下都這麼說了,裴宴秋便跪謝領賞了。
“臣叩謝陛下恩典。”
“國師張朔,為臣忠心,蔔算精益,輔佐朕有功。惜其被奸人所害,朕心甚痛,現追文哀候,不日後将其遺軀大葬于萍香山,舉國齊哀。”
“前鴻胪寺寺卿葉無瀾,為臣忠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留下線索,助大梁識破敵國陰謀,現追封武平候。欽此!”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說了兩件追谥。
“陛下聖明!”
朝臣默哀了半會兒。
一刻後,皇帝倏然想到了什麼,便說道:“諸位愛卿,又到了天工宴的時候了吧?最近事情頗多,過年時候也不消停,如今可算是可以好好搞一下了!”
說到天工宴,那些個工部的朝臣們紛紛心中咯噔了一下。
猶然記起往年天工宴選出了許多好作品。
隻是沒想到陛下居然想把這好作品一比一的複刻到他的宮殿裡!
這次,工部的朝臣們都面面相觑,有些猶豫。
“要不要辦喔?看陛下似乎很喜歡。”其中一個朝臣低聲讨論道。
“陛下有什麼好東西是不喜歡的呀?有記得上年初我們趕了那麼久的工時,就是為了給陛下修建他喜歡的天工之作。”
“那能怎麼辦,我們還能拒絕陛下不成?”另一位大臣一下就點出了問題核心。
“是喔,那讨論有什麼意義,不如接旨算了。”那位朝臣有些惆怅地捋了捋胡子。
幾人對視一眼,得到準信後,便紛紛出列接旨。
“臣等接旨。”
“好!這次天工宴得大辦!嗯,那工時安排短些吧,就别讓那些工匠們制作太大型的東西了。”皇帝想了想,他的宮殿雖然大,但是也塞滿了往屆天工宴的作品。
“是,陛下。陛下對天工之作有什麼要求嗎?還是按去年的标準麼?”其中一位工部朝臣問道。
“今年的小一些吧,其餘标準不變。就是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知曉吧?”皇帝說道。
工部的朝臣立馬在那笏闆上寫了下來,生怕忘了。
接下來又說了些别的事宜,便下朝了。
天工宴的皇榜公示很快就張貼了出來,貼了好幾處地方。
“天工宴在兩個月後舉行哎……讓大家做些東…西。”阿昀匆匆跑回陶記,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說。
“先喘口氣再說吧,你這都上氣不接下氣的。”老辛嘴裡嚷嚷這混小子,身子卻去給阿昀倒了杯水。
“天工宴?這是什麼宴會麼?”葉抒苒有些疑惑,對于她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詞句。
她根本沒聽過,應該是隻在京城舉辦的吧?
“這是陛下在五年前就下令舉辦的宴會,給予各地工匠們一個時限,讓工匠自拟題目完成一個作品,最後呈交給工部,由工部與陛下評審。”
老辛解釋道:“若是作品成了天工之作,便是工匠至高無上的榮譽。往時出了不少黑馬,都是來自京城和周邊的州縣。”
“是呀,再遠一些的由于路程的原因,也不能參與天工宴啦。”阿昀才順好氣,便補充。
“還有這麼有趣的宴會呢,那我們陶記參加麼?”葉抒苒眸子都要亮了起來,這是陛下給機會工匠們大展身手哎。
“這是以工匠個人名義參加的,所以抒苒你可以制好作品參與。我年紀大了,就不參加這種啦。”老辛嘿嘿地笑道,松了松脖子,他這身老骨頭可經不起折騰了。
“那阿昀你呢?”葉抒苒看向另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參加啊,這會兒我都在京城了,必須參加。讓我倆好好比試比試。”阿昀幹勁滿滿,還頗有勝負欲的樣子。
“好啊,那就看看我倆的作品如何了。”葉抒苒自然不會掃了他的興緻,她也有勝負心的。
“哈哈,你們倆啊,那就好好琢磨作品吧。”老辛正在台前做着賬,聽這兩個小年輕很有鬥志,不住失笑道。
“對了,施冶呢?好久沒見着他了。”阿昀忽然想起了一個人,這人老是不在店裡,都沒什麼存在感的。
“噢,他不幹這行啦,跑去洛春酒樓當小二去了。”老辛嗐了一聲,還覺着不成器地搖了搖頭。
“那他這下不能偷懶了吧?”葉抒苒輕輕挑眉,當小二了就不能偷懶去聽曲兒了。
“那是,洛春酒樓那掌櫃的管得可嚴了。”阿昀臉上帶着些幸災樂禍。
葉抒苒輕哼着走去門外,将齊岑送來的鐵絲原料都搬到陶記的鋪子裡。
她回頭一看,各家的工匠剛從皇榜處回來,正興緻勃勃地開始作準備了。
得去看看皇榜上寫了什麼,有什麼要求呢?
葉抒苒搬好材料進陶記便走了出去。
“老辛,我出門一趟。”
“好嘞。”
皇榜處還圍着一群人,有部分工匠拿着一條薄木闆來謄抄榜上的内容。
葉抒苒靠近皇榜處,裡面寫着天工宴将于小滿當日舉辦,屆時希望各位能工巧匠能呈上精巧的成品。
此次要求中小形作品,成形要栩栩如生,富有意蘊。
那她要弄什麼呢?
畢竟是陛下要看的,應該大部分工匠會順聖心去塑龍像。
若是她也塑龍像,那豈不是有些随大流了。
再者這些在京城塑像了二三十年的,論功夫,他們更為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