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什麼牛嚼牡丹啊,分明是野豬吃人參好不!
朱令儀立馬搬家。
終于不用上廁所還得自己挖坑自己埋,也不用擔心蹲坑的時候身後來個啥突襲了。
山洞裡的東西不多,大件也就是露營帳篷之類的,讓随身寶收起來,零散的日常用品這次回來還沒怎麼往外拿,這個那個的,塞進背簍裡,一個背簍都沒裝滿就收拾完了。
來回走走看看沒落下啥,再往各個角落撒上從随身寶拿薅來的幹燥劑和防蟲劑,把山洞門封好,這裡以後就是她狡兔三窟的第二窟了。
新宅子有随身寶這個作弊器,也不用晾曬通風啥的,一切都妥妥的。
仿木質的進戶門略有些沉手,還裝了緩阻裝置,就算六七級大風天開門也不會輕易被風“咔嚓”甩斷啥的。
進門正中間是堂屋,也就是客廳了。
她打量一番,屋頂高企,空間開闊,房梁和檩條被原木色的上過清漆的木闆做的頂棚遮擋了起來,顯得幹淨又整齊,比她在山下見到的那種擡頭就見各種木頭椽子的屋頂好多了。她住了一個月客棧,也住過梁家,見到過老鼠在屋頂飛竄,也見到蜘蛛吊在屋頂打秋千似得結網。。。。。。
算了,不能多想。
再看堂屋中擺着一張八仙桌,四把靠背椅,桌子上是一套她從縣城逛街買到的瓷器茶具,以及她跟随身寶“定制”的保溫壺,桌子後面是一堵牆,她屈指敲了敲,有空響,朱令儀挑眉,“這就是火牆麼?”
“對,我這次在山外也搜集了些信息,此地都用這種牆,冬天跟火炕一起燒,屋子很暖和。”
“嗯,不錯。”她的房子進深很深,看樣子被分割成前後内部兩進式,這樣的話,她一個人住,每個屋子都不會太空曠,又可以多幾個功能間。
朱令儀見客廳進戶門左右兩扇四開的玻璃窗,采光很好,此時雖然太陽剛出升不久,屋子裡依然十分明亮。
火牆後面是廚房,廚房裡左右各有一個竈台,燒水也好,做飯也好,直接給左右相連的兩間屋子的火牆和火炕供暖了,如果是冬天,那一定很暖和。
夏天的話,一般人家都是在外頭搭個竈台燒火做飯,免得屋裡太熱。
廚房足夠寬敞,靠北牆還放了張飯桌,兩個小凳子,人少的話,不用端飯到前面客廳,直接在廚房裡吃飯也行的。
櫥櫃和隔層什麼的都有,甚至鍋碗瓢盆、米面糧油都被随身寶準備齊全了,就是沒人會做飯。
最最值得稱贊的是,随身寶在廚房裡把她要的壓水井給整出來了!
鑄鐵的壓水機頭,朱令儀按照随身寶的說明,舀起一瓢水倒進機身裡引水,另一手緊着壓動手柄,再加一瓢水後,就有水從前面的水嘴裡嘩啦啦流出來了。
當然,這個壓水的動作不能停,得一直壓個不停,直到水缸裝滿。這個活兒雖然有點小累,但比起大冬天在外面打水挑水來說,已經很先進了。
朱令儀是在書院的時候在一本古籍裡看到這樣的東西的,有圖紙,這種比較枯燥的古書一般沒人看,她是有書就不會錯過的人,看到後覺得很不錯,就記下來了。
果然整出來,除了有點費人力,别的都好。
她琢磨着這個鑄鐵的機頭其實不算複雜,就是不知道梁七那個鐵匠鋪能不能打造?但是,随身寶不得不弱弱地提醒道:“地下得打很深的鋼管或者下塑料管,直徑少說得十幾公分,還有橡膠墊片。。。。。。”
得嘞,先别說鋼管有沒有可能做出來,就是往地下打鋼管淺了靠大錘也許能行,但深了必須得用鑽頭,而且,既沒有電力,也沒有燃油機,更沒有能量塊,靠啥帶動啊,更别塑料、橡膠了,直接省了吧。
失算啊,她原本還挺高興能有個新東西可以推廣,不說造福大衆,至少能賣不少錢吧,結果,當頭一棒啊!
算了,急不得。
如果她要是當了縣官,第一個就得把教育先搞起來,尤其是理科工科得重視起來,這樣幾十年後也許能有一些科技小進步吧。
被澆滅了熱情的朱令儀草草把剩下的幾個屋子轉了轉,嗯,特地看了廁所和洗澡間,還不錯。
然後發現幾個屋子都沒有窗簾,這個晚上雖然山上沒什麼外人,但沒遮擋的睡覺也是不适應啊。
朱令儀讓随身寶把自己在縣裡買的布匹都拿出來,翻找出一種淺紫色的粗布,有些沉正好做窗簾布。
至于怎麼做,怎麼裝,那就是随身寶的事了。
她把自己住的卧室簡單布置了一下,放下日常用品,就抓緊時間去收秋幹活了。
================================
朱令儀帶着随身寶花費了前後二十天,消耗了五分之一的最常規的能源塊,總算把附近十來座大山的最好的山貨收入囊中。
各種甜美的野果,這次她發現更甜的野生葡萄,紅棗,野生酸棗,其他什麼蘋果,甜梨,軟梨,柿子,櫻桃,野生山楂啥的,都挑最好的,其他味道略遜色點的,都直接掠過,實在沒那麼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