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過年(三)
第二天年三十,大清早要先到族長那邊去祭祖,然後才回到自己小家這邊供奉三代内的先人。
他們這支魏姓是京城的老戶,幾百年繁衍至今,光嫡支就上千人了。
族長看着年紀跟魏大人差不多,是魏大人的堂兄,不過兩家還是三代内的直系親人,魏老夫人也帶着兩個兒媳去祠堂幫忙,這在族裡也是榮耀。
寒冬臘月的,廂房裡燈火輝煌,照得一片光亮。
祭祖的東西都不用下人上手,族裡凡事有頭臉的女眷們親自忙活。比如清洗祭祀器皿,其實早洗好了,不過是簡單沖下水,然後,另一個人抹幹淨,傳給下一個人盛祭品。
在由魏老夫人和族長夫人端給祠堂外等着的男人們。
過年和冬至都是大供,三牲和各種鮮果,香燭、糕餅都擺滿了一溜供桌。
族長念過祭文焚化,燒過紙錢,大家跟着禮贊祭拜先祖。
雖然是女眷不進祠堂祭拜,但她們這些三代内的媳婦們也能在外頭跟着祭拜,已經羨煞好多人了。
祭拜完,天還沒大亮,此時族裡有新成親的,或者新生兒要記族譜的都可以過來聲明,忙活完這些,族長開始分福肉,把祭祀用的肉一塊塊割了分給族人,俗稱福肉。
别看福肉是半生不熟的油膩膩的,這對很多日子不大好過的族人可是極好的東西。
誰家多一點,誰少一點,大家都盯着呢。
畢竟僧多粥少,總有沒分到的或者分的少的人,難免被說嘴,日子就不好過。
族長特地割了一大塊福肉給魏無涯,安慰道:“一時之失,未嘗不是福氣。”
魏無涯當然不能推辭這福肉了,他拎着福肉打算回家熱了再吃。
本來就是水煮的半生不熟的,加上天冷,割下來沾着厚厚一層油脂都凝固了。
過年祭祖都這樣,大家心知肚明,沒人傻的跳出來指着不合規矩,給誰當場吃也未必吃得下去。
真吃壞肚子就不是福氣了。
***
魏大人跟族長是一個爺爺,還沒出三代,按大裕的習俗自己小家是沒有設祭祀的,一切都還跟着族長這邊。
一家人忙活了一早上,回到家裡已經饑腸辘辘,又冷又餓了。
好在廚房已經準備好了熱水熱飯,大家也不敢耽擱,快速洗漱整理後吃了早飯,馬上忙着其他事情。
趁着太陽大亮,魏大人帶着兒孫換新門神和桃符。
然後就是寫貼對聯。
他們家是不必去買的,家裡兒孫都讀書,從小看着父輩祖父寫對聯,長大後自己也會寫。
魏大人和二子兒寫好一副,晾幹,三兒子帶着兩個小子貼一副。
至于老大魏無囿,今天祭祖後匆忙去城門崗值班了,要中午才能回來。
街面上已經傳來零星的鞭炮聲,“呯、嗙”地,不知是誰家的淘氣孩子幹的。
魏家的幾個小孩子手裡扯着兩個新買的冰車,着急地等着兩個大點兒的幹完活好帶着他們去滑冰車玩兒。
這冰車最近剛在京城流行起來,幾乎有點頭臉的人家都買了一兩個回去給孩子和女眷玩耍。
三歲的恬恬嘴裡還嚷着:“叔,叔,快點快點。”
魏無涯看着穿成球狀的幾個孩子,走起來跟笨鴨子似得,不由一樂,打發兩個侄子:“去吧,好好玩兒,不許吵架。”
他們自然不是在家玩兒,而是跟胡同裡其他兩家的孩子們約好去另一家的冰湖上玩兒。
魏家的花園裡有個小湖面,不過裡頭種了荷花,有不少殘荷,原本留着看的,現在要滑冰就來不及清理光滑。
倒是隔壁有個大湖面,前些日子清理好了,都是光潔的冰面,正适合滑冰玩兒。附近幾家的孩子都湊一起去那玩耍。
大哥家四個,二哥家三個,加上跟着的小厮、丫頭、婆子,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走了。
***
傍晌午的時候,孩子們熱熱鬧鬧的回來了。
魏無涯這麼一看,可不是熱鬧麼,兩個小的哭鼻子了。
“出去玩兒吵架了?”他樂呵呵地問。
最大的魏啟帶着無奈道:“哎,都想讓别人拉着跑,輪到别人坐了還不肯下車,就耍賴,說了還哭。”
另一個略小一歲的魏承嘟囔道:“再不帶你們這幾個小不點去玩兒了。”
丢人。
幾個小的原本就沒玩兒夠,見狀直接扁着嘴巴哭唧唧告狀:“三叔,你看,他們就自己玩兒,不帶我們。。。。。。”
三叔魏無涯頭大,“不是有那麼些小厮丫頭的?誰還不能拉着跑?”
魏承嘴快,“冰車不夠分。”他們就兩輛車,每個上坐一個孩子,大家好一陣才能輪到一回,上去就都不願意下來。
魏無涯牙疼,是不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坑啊。
“行了,等過了年再買兩個大的,能坐兩個人的。别哭了,看臉都凍壞了。”魏無涯揮手讓婆子們趕緊把小的都抱進屋子裡去拾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