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娘聽到丈夫醒了,立刻就要回家去看自家男人,手裡還賺着老鳏夫給的十兩銀子彩禮錢。
李平拉住他娘,“娘,咱先把銀子還給人家。”
李月娘被兒子拉住,看看手裡的錢袋子,遞給兒子,像是被抽幹了力氣般,無力道:“既然你爹那麼說,就把錢還給人家吧。”
李平上前将錢交給兩個來接李月的男子,就想拉起妹妹回家。
豈料兩個男子不接錢袋。
“說好的事,怎麼能反悔,我們不要錢,隻要人!”
說着就要強行拉着李月走。
李平下意識護着妹妹,不讓他們将李月帶走。
梁思源見勢不對,大喝一聲:“我看誰敢!欺負我們青田村沒人嗎?!”
這句話将還在發愣的人們喊醒了,村裡的年輕男子紛紛圍過來,嘴裡喊着誰敢将人帶走。
這下讓兩男子慫了,要是青田村的人講道理,那他們還能耍耍無賴,但是村裡這麼多人,加起來足走十幾個壯漢,他倆哪裡是這些人的對手。
恨恨地拿過錢袋,臨走放下一句,等着瞧,腳底抹油般溜走了。
李平将妹妹扶起來,拱手對着村裡人道:“今日多謝大家夥幫忙了。”
說完看向人群中的梁思源,同妹妹走過來道:“多謝你出聲幫忙,不然……”
他知道如果不是梁思源這一聲喊出來,大家夥光顧着看熱鬧,他妹妹不是這麼好留下的。
梁思源擺擺手,道:“不值當,快回家去看你爹吧。”
李平确實着急他爹呢,聞言也不多說其他,又道一聲謝,領着妹妹回家了。
隻是李月回頭看了春雨一眼像是有話想說,但最後還是沒說什麼,跟着他哥回去了。
主人公都走了,熱鬧也沒得看了,村裡人又把目光移到春雨和梁思源身上。
看着兩人身上簇新的棉衣,臉上都露出羨慕的表情。
他們大都不是穿着破舊的棉衣,就是幾層單薄的衣裳,靠熬來度過冬日。
前段時間還有人看到梁思源和春雨買了炭回來,衆人都在想着是不是該跟兩人套個近乎,之後也能得點好處。
那田家可不是過得很不錯嗎,之前看他家也買了棉花,啧啧,棉花可是個金貴物,從前田家哪買得起。
一個有些胖的大娘,第一個實行了衆人的想法,滿臉是笑地上前對着春雨和梁思源套近乎:“可憐的月丫頭,可算是脫險了,你們家裡雪可掃了?讓我家大柱去幫你們掃吧?他力氣大!”
這許大娘孫氏是村裡有名的潑辣人物,家裡男人性子軟弱,是個不成事的,這麼多年來都靠大娘才免于家裡其他幾房以及外人的欺負。
又因男人身體不太好,一直以來家裡家外的活都是靠孫氏,所以過得很是艱難,索性現在兩個兒子長大了能分擔地裡的活計,但緊接而來的是該到給兒子娶媳婦兒的時候了。
所以孫氏愈發拼命做活掙錢,村裡常常能看到她帶着女兒一起挖野菜,撿柴火,春雨後來去鎮上賣綠豆粉還見到母女倆去賣自己做的鞋子。
此刻看到春雨和梁思源好不容易出來了,想着田家的好日子,孫氏舔着臉跟兩人攀關系,想着到時有什麼活計,春雨可以雇她兒子,家裡能多個進項。
梁思源想着家裡今日還未掃的雪,以及昨日掃成堆還未倒出去的雪,點頭道:“真的?大娘?正好家裡的雪還沒清掃呢,你願意讓大柱去幫我啊?”
那大娘自是巴不得,笑呵呵道:“當然!這還有假,我兒子幹活那是一把好手!”
梁思源當下真就領着大柱要去自家掃雪,送上門來的勞力不要白不要,正好他昨日掃了那麼久的雪早就累的不行了。
更是不想讓春雨跟着再勞累,憑白來了幫忙的人,他豈能錯過,到時候管頓飯,或是給些工錢就是了,反正不白用他。
所以在春雨暗暗拉他袖子時,梁思源回了一個放心的眼神,就帶着大柱回去了。
旁邊的人都将孫氏的舉動看在眼裡,心裡恨自己沒有像孫氏一般豁出去臉皮,慢了一步。
見梁思源已經走了,但春雨還在,而且看春雨也要走的模樣,都趕忙圍了上去,“春雨丫頭家裡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我們也可以,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有事你别客氣,盡管說,我們都能幫忙的。”
春雨沒想到自己慢了一步,就被人圍住了,場面絲毫不亞于剛才小姑娘要被強嫁給老鳏夫的熱鬧。
春雨尴尬笑笑:“多謝各位嬸子了,現在還不需要,有事我會請大家幫忙的。”
其中一個女人也學孫婆子道:“嗨,家裡有一個人掃雪怎麼能夠,雪下的這樣大,讓我家去幫你吧。”
孫氏沒走,還留在這裡,聽到這句話呸一聲,雙手叉腰道:“王摳門,快把你那小心思收一收,一家子去幫忙?你羞不羞?你們家閨女能幫人上房掃雪,推車倒雪嗎?你兒子才十歲,想是不能幫忙吧?”
跟春雨說要一家子去幫忙的女人王氏因為愛貪便宜,村裡人都叫她王摳門,家裡有兩個女兒,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小兒子,才十歲,在家裡都是寵上天的,當然舍不得兒子去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