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富強,有這樣一群勤勞勇敢、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人民,怎麼可能不崛起?
既然睡不着,符伊年幹脆起身,畢竟今天還要整理兩間卧室,工程量也不算小。
早飯是白粥。
昨天從樓下陳奶奶家換了一塊煤球,熱心的陳奶奶還給她傳授了如何密封爐竈——爐竈有密封門,但是即便關上也不是十分嚴密,還是可以通一點風的,這樣煤球就既不會滅但也不會燃燒得很快,下次做飯燒水的時候将密封門打開通氣就行了。
符伊年甚至無師自通,接了一壺水放上去讓它慢慢熱着,需要大火燒開的時候再将密封門打開。
這白粥也是昨晚就淘好米裝在雙耳鍋裡放在爐竈上的,關了密封門用小火煮着,因為怕水少燒幹鍋,符伊年還特意多放了水,一晚上下來,竟然也咕嘟咕嘟冒了泡。
用小勺舀了幾顆米粒上來嘗了嘗,唔,還有點夾生,下次可以少放點水。将爐竈密封門打開一半,讓火燃的大了些,接着從角落的鹹菜壇子裡撈出一塊醬黃瓜,洗好切塊。這會兒功夫足夠白粥徹底煮熟,盛一碗出來就着醬黃瓜吃掉。
新的一天,開始了。
符家一共兩間卧室,一大一小,符志紅夫妻倆住大的那間,原主住小的這間。其實昨晚為了方便入住,符伊年已經簡單地整理了這間卧室。
卧室不大,十平米左右,四方形。一張單人床擺在窗下,床頭靠牆,窗台上有一面四方鏡、一盆仙人掌和一盆不知名的花——因為家裡太久沒人住幾近枯萎,不過昨天才澆了水,今天竟然支楞起來了。
一套單人的學習桌椅挨着床頭擺放,是後世學校裡常見的那種,桌面上一盞綠色台燈,桌格裡一支文具盒、一個紅皮筆記本和兩三本數學本。
然後是大衣櫃,這個年代常見的款式,三開門,中間那扇鑲嵌着一面橢圓形的鏡子,可以将人整個照進去。
打開櫃門,左邊分了三格并兩個抽屜,從上往下按薄厚放着四季衣裳,兩層抽屜一層裝着些頭繩、頭花、發卡之類的女孩子的東西,還有一層裝了内衣褲和衛生棉。
這又是一個驚喜,符伊年知道這個時代早就有了衛生棉,而且聽說還挺貴,沒想到符家會有。
中間和右邊的櫃門打開其實裡面是同一個,也是分了三層,最上面那層是幾張薄厚不一的棉被毯子,中間是整個櫃子最大的空間,挂着長裙半裙、薄厚不一的外套,還有一件防塵套罩着的羊絨大衣。
再下面一層和兩層抽屜一樣高,堆了鞋盒,棉鞋、布鞋、皮鞋、涼鞋,十來雙擺放整齊。
而最令符伊年想不到的是,竟然在最下面的一隻空鞋盒裡發現了一張活期存單,目前數額是一百八十元——原主去年暑期高中畢業,不久後就參加了工作,最開始工資隻有二十三塊,工齡滿一年的時候也就是今年九月,漲到了二十五塊五。
一年下來存了一百八十元,算是挺省了,每個月總要留些零花錢吧,畢竟坐一次公交就要五分錢了呢——這是昨天符伊年從醫院回來時才知道的,當時還驚詫于價格居然這麼低廉,後來記起原主的工資數,才覺得其實是合理的。
整理完小卧室,符伊年終于再次打開大卧室的房門。這間卧室要比原主的房間大了一半多,家具除了雙人床和大衣櫃,還多了兩隻箱子和一張梳妝台。
梳妝台和床相對,上面有些瓶瓶罐罐。前一天搞衛生的時候符伊年就認真瞧過了,都是些這個年代比較常見的護膚品和化妝品,有大白罐的友誼雪花膏,有雅芳的胭脂,竟然還有一管Dior口紅。
是真的Dior牌!不是雕牌!
當時符伊年就十分疑惑:這是七七年吧?七七年的時候Dior進入中國了嗎?可是不管再怎麼疑惑,也沒有人來給她解答,隻好暫時放下了。
床和梳妝台靠近窗戶,衣櫃和箱子則靠牆擺放。和小卧室的三開門大衣櫃不同,夫妻倆的衣櫃更像組合櫃,一側挂了七八件衣服,另外一側分了上下三層,上面兩層是推拉的玻璃門,第一層都紀念品,有兩個人工作單位發的,也有某某會議的紀念品,有杯子有擺件還有成套的鋼筆筆記本什麼的。
第二層也是杯子,不過是夫妻倆日常用的,另外還有兩隻花瓶,黃綠色,款式有點像觀音瓶,但是開口做成了花朵型,質地應該不是玉,更像薄瓷。
最下面那層其實是個大抽屜,裡面放了幾套床單被套、幾隻女士挎包、帆布包、公文包,其他沒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