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三天的輸液打完,就來到了年底,距離春節還有四天。一九七八年的除夕和春節是陽曆二月六日七日,剛好一個周一周二。
往年除夕和春節是不放假的,隻有元旦當天才是“新年”,今年形勢松快了些,廠裡決定除夕和春節放假!
剛從醫院回來重新上班的符伊年得知這個消息很驚喜,急忙拉住韓梅梅:“那周日呢?周日上不上班啊?”
韓梅梅詫異極了,“周日為什麼還上班啊?連休三天不好嗎?”
“好!好極了!”不用調休,好極了!
臨近年底,家屬院也熱鬧起來了。
往年因為某些原因,春節是不能大張旗鼓的。今年就不一樣了,某個團體被粉碎,高考也恢複了,算得上是好事連連,于是人們也喜笑顔開、興高采烈地開始籌備春節。
擦窗的搞衛生的,買菜買年貨的,院子裡每天都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最新的一件事就是,二車間的牛大爺家裡買了一台電視機!
要知道,這個時候電視機雖然已經生産研發出來了,可是到底量少,而且價格昂貴,一台黑白電視機幾乎要近千塊,更重要的是:電視機票!
電視機票可比什麼自行車票縫紉機票收音機票難得多了。
牛大爺把電視機抱回來的時候,幾乎半個家屬院都出動了,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老牛哪,行啊,你是這個!”門衛大爺手裡端着搪瓷茶缸子,豎了個大拇指給牛大爺,“咱們化工廠,也就幾位廠長、車間主任家裡有電視機,工人裡你是頭一份!”
“那是啊,”一個豎着低發髻、穿着藍棉襖的大媽說到,“人家老牛,可是八級技工!一個月一百二十多塊!”
牛大爺嘿嘿笑了兩聲,“哪有哪有,沒那麼多沒那麼多,我這不是剛好得了一張電視機票,才買的。”說着擡手摸了摸自己不剩幾根頭發的頭頂。
“可别在這扯淡了,”牛嬸兒扒拉開圍觀的人群擠進來,先瞪一眼牛大爺,然後沖圍觀着的居民們道:“就為了這台電視機,他差點把家底掏空,連兒子娶媳婦的錢都挪了一半出來!”說完扯着牛大爺擠出圍觀人群,上樓回家去了。
樓下衆人面面相觑一陣,哄笑一聲,散去了。這若是以前平房大院,大家非跟着牛大爺牛嬸兒去家裡,少說也得湊個十幾分鐘熱鬧看幾個小時電視不到吃飯不回家。
不過,大人不好意思跟着上樓,小孩子們卻沒那麼多顧忌,從兩三歲才會走的小豆丁,到已經懂事但依然逃不脫電視誘惑的十來歲小少年,一窩蜂地跟着牛大爺牛大嬸走了。
符伊年看着歡樂的小孩子們,無限眼饞——我也想看電視啊!
*
越到年底,家屬院裡越熱鬧。繼牛大爺家買了電視機後,又有馬大叔家買了收音機、趙阿姨家女兒定了婚、錢大嫂第四胎終于生了男娃……
而最震撼整個家屬院的是,孫主任和李科長家下鄉的孩子,回城了!
孫主任是檢驗部的主任,家裡三個孩子,十年前老大哥哥十六歲,老二姐姐十四歲老三弟弟十歲,為了響應号召,也為了不讓才十四歲的妹妹,高中剛畢業就主動下鄉去了。
十年來,孫家老大已經從青蔥少年長成了穩重青年,還娶了當地村書記的女兒為妻,又生了一個雪白可愛的女兒。
夫妻倆一個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個背後背着背簍胸前抱着女兒,風塵仆仆、灰頭土臉地從外頭進來,以至于門衛大爺差點當成了逃荒的。
等認出來是孫主任家大兒子,立即驚喜地喊了以來,“哎呀!孫岩你回來啦!”
符伊年當時剛下班從院子外頭往裡走,被門衛大爺一嗓門給吓一跳。正想問一下怎麼回事,大爺就匆匆越過了她回去門衛室,将廣播打開了。
“孫成光主任,孫成光主任,你大兒子下鄉回來了,你大兒子下鄉回來了!再說一遍,孫成光、李百靈,你家老大下鄉回來了!”
大爺連播了三遍,最後一遍幾乎是用吼的。
接着,家屬樓裡幾乎所有窗戶都打開了,居民們探出頭來看了一眼又縮回去關了窗,很快家屬樓裡就紛紛走出人來,呼啦一下子湧到孫家老大,也就是孫岩夫妻倆周圍,七嘴八舌地詢問開了。
這個問:孫岩你咋回來了?探親嗎?那個問:孫岩你回來住幾天還回去嗎?還有人注意到他身邊的女子,問:孫岩這是你媳婦嗎?接着感歎一句:哎呀孩子都這麼大了。
孩子太小,人又多還都是不認識的,害怕地摟住了媽媽的脖子,吭哧吭哧像是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