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居然寫下了整整兩頁,以至于符伊年再想,要不要删掉兩件?可是萬一哪天下雨沒幹結果身上的又弄髒了,總要有個替換吧,所以三四件襯衫不算多的。
符伊年自我勸解完,揭過這一頁,換另外一張紙寫下其他要帶的物品。首先,證件絕對不可以忘,錄取通知書、戶口本遷移表、團關系遷移表、糧食關系轉移表,還有介紹信,全都裝在一個牛皮紙的檔案袋裡。
證件之外,必須要帶的就是票據了。除了糧票布票和一些工業票,符伊年比較發愁的是鈔票。
現在她的手裡有差不多六百塊的現金,其中有兩百多塊是前些天幾個定期存折的利息。符伊年最開始是想把這些鈔票存到一張存折裡,當作她這一年的生活費。直到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她,現在還沒有異地取款這項業務,如果存進存折,在異地是取不出來的。符一年隻好放棄這個想法。
如果不能帶存折,那就隻能随身帶現金了,隻要藏好了路上不丢,她完全可以到了京城後立即去辦一張存折,以後需要用錢的時候去銀行取就可以了。六百塊的現金,一年足夠用了。
至于路上藏在哪裡才最安全,這個要好好想一想。
清單列完,要動手整理了。符家是有行李箱的,而且兩個,不是拉杆箱,就是普通手提箱,深棕色,皮革材質,機械鎖,還有兩支皮帶扣防護。就安放在大卧室大衣櫃的頂上。保存的很好,未免掉落塵土,還用報紙蓋了起來。
符伊年有點猶豫。她覺得這對行李箱應該是符、唐夫妻的結婚紀念物,自己擅自使用,好像不太好。
但是如果不用這個,就要另外買,能不能買到行李箱先不說,軍綠色得帆布行李袋肯定買得到,就是好像有點浪費。
符伊年想了想,搬了凳子到大房間,将兩隻行李箱一一取下來提到客廳,又找了幹淨的抹布将浮灰擦掉。
每隻手提箱上有兩個鎖,都似乎用鑰匙開的,不過此時并沒有鎖住,符伊年隻需要把皮帶扣解開就能打開了。
若是按照後世的行李箱尺寸算,這兩支手提箱應該算是二十二寸大小,打開之後内部尺寸也差不多。箱蓋和箱底的襯布是綠色格子的,而且沒有隔層布和固定帶,若是裝衣物,比如裝滿且壓得實實的,不然肯定會随着行動晃亂的。
行李箱一打開,符伊年就看到了固定在箱子内壁的鑰匙。鑰匙不大,比普通房門鑰匙要小一半,符伊年重新蓋上行李箱,将鑰匙插進鑰匙孔裡來回轉動了兩次,确定行李箱的鎖和鑰匙都是好用,就放了不少心。
符伊年在沙發上坐下來,打量着這兩隻行李箱,思考了片刻,起身回房間裡抱了幾件衣服出來。
符伊年按照她清單上列出來的,将衣服按春秋和夏季兩種,将衣服分别裝進兩個行李箱裡。春秋的衣服比較厚,而且數量也比較多,剛好裝滿一個行李箱,符伊年蓋上行李箱,上鎖、系皮帶扣,試着提了下,有點重啊。
至于第二個行李箱,夏季的衣服輕薄方便,自然是裝不滿的,符伊年就放了幾隻鞋盒在裡面。
而且,非常巧合的,行李箱底部剛好可以裝下四隻鞋盒,上下各兩個,安排的剛剛好,一點空隙都沒有。
衣服鋪在鞋盒上方,私密内衣用不透明的布袋子單獨裝,裝完後行李箱蓋一蓋,上鎖系扣,一切都是剛剛好。
将兩隻箱子提回卧室,并排平放在床尾的地上,還把鎖打開蓋子也掀起來了,要等過兩天她把介紹信開好,所有的文件都裝起來放進行李箱後,再重新鎖住。
之後的幾天,符伊年在陸陸續續的整理家中物品,畢竟她這一走,至少要兩三個月才能回來,這還是學校會放暑假的前提下,若是不放暑假,恐怕就要冬天才能回了,那時候就是一九七九了呀。
這麼久的時間,很多東西都要妥善處理。
首先就是家裡的食物。符伊年是三月十日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她三月二十日最後一次去的糧油站,當時有意識地少買,而且那天剛好遇到了幾個想多買面粉少買米的人,符伊年把面粉都換了出去,帶回家的都是米。
這一段時間她在家做飯吃飯的時候比較多,所以三十斤米其實沒剩很多,一兩斤的樣子,到時候送給盧阿姨好了,要知道一兩斤米足夠她全家六七口人吃一天了。還有其他的油鹽醬醋之類的調料,若是剩的多也送給盧阿姨,想來像她這樣的當家主婦應該還是很樂意接收的。
其次是符家的書籍。家的書櫃不算特别大,但是也不小,裡面裝着一家三口的愛書,而且裡面似乎還有些典藏版的書籍,算是比較珍貴。
而且書籍這東西要保存好的話,既不能受潮又要經常通風,還要注意防蟲蛀。如今符伊年要長時間不在家,經常通風是很難做到了,隻能往書櫃裡挂幾顆樟腦球,至少驅蟲防蛀吧。
至于其他的床鋪沙發茶幾等,等到臨走的時候找幾張床單蓋上免得落灰,也方便她下次回來的時候做清潔。
家裡都安排好,隻等待四月十三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