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認真說起來,這其實是宿舍裡的第一次兩人以上的集體活動。
前兩天都是報到日,不算正式開學,劉洋和于思華這兩個京城人都沒有住宿舍,符伊年因為第二天要去看升旗所以也是住的外面,而米仙花和常開心是昨天才到的。
一直住在宿舍裡的隻有宿舍長馬悅,從報到第一天就住在這裡,然後是符伊年,她已經住了兩晚,其餘人都是昨晚才住在宿舍的,尤其于思華,直到晚上九點鐘才出現在宿舍——按規定,宿舍樓晚上十點鎖門熄燈。
也正是因此,之前一直單獨行動的符伊年,還沒意識到接下來回發生什麼。
如她剛剛所說,從教學樓走到食堂大概要十幾分鐘,到了食堂幾人又在不同的窗口看了一遍好方便各自選菜。
最令符伊年欣喜的是,食堂竟然是有餐盤的,隻是用一次要五毛錢押金,用完放到回收處會退回四毛,也就是用一次一毛錢,所以使用的人很少。
幾個人看了一圈,各自打了菜找位子坐下,四個人剛好兩兩對坐。符伊年看了一遍,發現隻有自己和劉洋打了葷菜,其他人都是素菜。
符伊年打了一份土豆燒肉還有苦瓜炒雞蛋,劉洋是黃瓜肉片和醬茄子,馬悅打了兩個菜一個土豆絲一個酸菜粉,米仙花卻隻買了一個炒白菜。
衆人都注意到了米仙花隻買了一個菜而符伊年卻買了兩個葷菜。這對比就有點明顯了。
符伊年有些尴尬,她因為這兩天上火,想吃苦瓜敗火,但是又覺得那濃油赤醬的土豆燒肉很誘人,一個不注意九買了兩個葷,其實她以前在安縣國營飯店吃飯也是一葷一素的,早知道克制一下好了。
相比之下,米花仙卻自然自在多了,“吃啊,别看這了,快吃吧,也不用替我尴尬,我能來首都讀書已經很好了,吃穿上虧着點沒什麼。”
符伊年很佩服她這種心境和氣度,但是對于她話裡的意思仍然比較好奇。
米花仙是不介意說明自己的處境的。
“我家不是春城市裡的,而是住在山裡,要來上學要先走十裡山路到鎮上,鎮上再坐班車一個小時到縣裡,然後再坐兩個小時硬座到春城。鎮上沒有中學,隻有縣裡才有,可以寄宿。”米仙花一邊吃着飯一邊給幾個舍友講述自己的家鄉,“我是我們縣高考第一,當時老師想讓我報醫學院,說旱澇保收,但是爹爹讓我讀農大,說讀完了以後回去建設家鄉,帶領鄉親們緻富。”
“你爸爸很有見識,”馬悅說:“農民緻富不容易,要先有知識有技術,才能更好發展。”
米仙花點頭,“不過我說這些的意思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模式和标準,我并不覺得尴尬、羨慕,所以你們也不必覺得不好意思什麼的,”說到這裡她看向符伊年,“所以年年也不用尴尬或者以後改變自己的飲食标準。”
符伊年鄭重點下頭,為自己最開始的心思羞愧,也為米仙花的疏朗自信而敬佩。
既然兩位當事人都不在意,其他人自然不會多言,于是繼續吃着飯,同時又把米仙花剛才的話題給接了起來。
馬悅:“我昨天在圖書館看報紙,看到了關于外國的文章,說人家都是機械化了,播種機收割機,大大解放了勞動力。我們要多多努力,快快學習,也好建設我們的現代化農業。”
嘴裡正含這飯菜的劉洋快速咀嚼幾下壓下去,十分贊同,“國外确實很先進,比咱們得領先三四十年。”
“那倒也沒那麼多,不過一二十年是有的。”符伊年把饅頭撕開泡進土豆燒肉得湯汁裡,“我們隻能承認差距,迎頭趕上,或許四五十年後,就把他們落下了呢!”
說着,她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網絡語,笑起來,“寇可往我亦可往,一回頭,寇呢?”
其他三人先是一愣,很快就反應并理解了她話語中的深意,不約而同地哈哈哈笑了起來,引得周圍人紛紛看過來,但是她們并不在意,依然笑得歡快。
正樂着呢,這時候一個人影擋在了桌邊,“這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啊。”
笑聲戛然而止,符伊年等人仰起頭,發現是個頭發花白身形消瘦的老頭,手裡端着飯盒,臉上帶着微笑,“我可以坐下嗎?”
四個人誰都不認識他,但是這模樣一看就至少應該是個教授級别的,符伊年仰着頭呆呆地看着這人,覺得眼熟但是又想不起來。
這時是對面坐在外側的馬悅回過神,用胳膊碰碰米仙花示意她往裡坐坐,兩人空了一個位置給教授。
“老師好。”雖然不知道姓名,但是稱呼老師總是沒錯的。
老頭放下飯盒,笑着回應,“你們好。”并沒有介紹自己的姓名,也沒有問四個女孩子的姓名。
老頭兒坐下來先打開飯盒吃了些飯菜,大抵是十分餓了,吃得十分專心,吃過一半了才發現四個女孩子都不說話了。
“别看着啊,”老頭兒推了推快要掉進飯盒裡的眼鏡,“該吃吃,吃完,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