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面是四川美食。
關春玲在工友家吃過一次,驚為天人。
又因為女兒小時候吃不了太辣,關春玲想辦法改良了配方,使之看起來濃油醬赤,味道鹹甜辣皆有之,關月旖特别愛這個,常常纏着媽媽做給自己吃。
後來媽媽忙于工作,很少做了。
一重生回來,關月旖就想得不行。
想到流口水!
關春玲很心疼女兒。
平時家裡窮,她從沒講究過要給孩子吃什麼,基本都是擺完攤還剩下什麼,母女倆就應付着随便吃點兒。
現在女兒馬上就要高考了,平時又乖巧得很,隻是想吃一碗既不貴、又不麻煩的甜水面,她又怎會拒絕!
她立刻牽着女兒回了家,先趕了女兒回屋看書,她立刻圍上了圍裙開始準備。
做一碗好吃的甜水面,最重要就是面條本身,一定要筋道。
關春玲的技巧,就是頻繁發面。
先揉面,醒發;
再揉面,再醒發;
一共重複三次。
再把面條擀成一指厚的大面餅,用刀将面餅切成粗粗的面條……
在醒發面條的同時,就要準備醬汁了。
甜水面的醬汁分兩種,一種是甜鹹口的,以紅糖、醬油為主體,适當加些大葉、八角、小茴香等,在小鍋裡熬成濃稠的醬汁。
另一種醬料,就是經典的油潑辣子。
關春玲做小吃生意,家裡常備油潑辣子,這倒不用特意去做。
一切材料準備就緒,關春玲燒了一鍋開水,下了面。
面熟了撈出來,再澆上紅糖醬汁、油潑辣子、蒜泥、炒香的白芝麻、黃豆粉,拌勻了,面條看起來濃油醬赤的,其實是碗純素面。
關春玲喊女兒出來吃面。
但關月旖看書看迷了,居然沒聽見。
前世的關月旖并沒有參加高考。
重生回來後,她已經有十五年沒有摸過高中課本,覺得自己可能已經看不懂高考數學題了。
沒想到一拿起課本,不知不覺就沉浸了進去。
是的,很多知識點變得陌生,但慢慢就能看懂了,還看得津津有味。
直到媽媽喊她去吃面,關月旖才回過神。
她甚至舍不得放下練習冊,拿着書從房間裡走出來。
吃一口面,看一眼練習冊上的答案……
她也不是正經吃。
因為甜水面太好吃了,她根本舍不得吞咽。
每一口浸滿美味醬汁的面條都要在嘴裡含着,細細地品,然後才慢慢吞下去。
關春玲嗔怪女兒,“吃飯還看書,當心把眼睛看壞了!”
關月旖便笑嘻嘻地把書放在一旁,吃一口面贊一句真好吃啊。
确實很好吃。
面條特别筋道,咀嚼的時候有很強烈的彈牙感;
而且面條又肥又粗,吃在嘴裡特别有飽足感。
醬汁鹹甜适中,既帶着紅糖的濃香與微甜,又帶着油潑辣子的霸道香氣、炒香的黃豆粉的甘醇香氣……
實在是太太太好吃了,就是她記憶裡的味道!
關月旖也常常自己做甜水面,但不知為什麼,就是沒有媽媽做的好吃。
關春玲被女兒誇得不好意思,“你今天這小嘴兒怎麼和抹了蜜似的!這甜水面就這麼好吃?前幾天不剛做給你吃過嗎?”
“我媽媽天下第一好看!我媽媽的廚藝天下第一!我恨不得天天吃媽媽做的飯菜,一天五頓十頓的吃!永遠也吃不厭!”關月旖驕傲地說道。
關春玲被女兒給誇得面龐紅紅。
關月旖可沒吹牛。
前世她的媽媽和許培光結婚後,憑着對美食的熱愛,先是幫着把許培光的小飯店給打造成連鎖大酒樓,後來許培光把企業做上市,專營各種冷凍食品。
許氏企業名下所有的美食産品,全是關春玲研發的!
關春玲甚至還參加了不少國際美食大賽,各種各樣的獎項根本數不盡。
關月旖笃定,這一世隻要她和媽媽沒有踩進泥潭,一定能活得很好。
本來關春玲的心情不算太好,見識到一對神經病父女,那當爹的還是她的相親對象……實在是太怄氣了!
可她又被女兒哄得很開心。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們普遍内斂,哪怕是家庭成員之間也很少說這麼肉麻的話。
但不可否認的是,被最親近的人誇獎,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關春玲笑得眼兒彎彎。
趁眼下氣氛好,關春玲和女兒商量,“月月,媽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兒……你看,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完年沒幾個月你就要高考了。”
“媽準備把攤子收一收……呃,也不是完全收,就是我不賣早飯和晚飯了,我想留在家裡多照顧你。但我可以趁你去學校的時候,去外頭擺攤賣午飯,你覺得呢?”關春玲問道。
關春玲對女兒是愧疚的。
因為丈夫厭棄她,又嫌她生的是女兒,就把她和女兒趕了出來……
沒有一技之長、又不識字的她,要很辛苦很辛苦地做工,才能養活自己和女兒。
女兒從小就乖,沒讓她操過一點兒心。
那時候她用背帶背着女兒,寒冬臘月的幫人洗衣洗床單賺取微薄的報酬;
後來她當了菜販子,披星戴月地挑着一副籮筐奔波去菜市場占個攤,一個籮筐裝着熟睡中的女兒,一個籮筐裝菜;
再後來她終于攢錢買下了舊闆車,才開始做起了小吃攤的生意……早上天還沒亮,她就要推着闆車出去賣早飯,還在睡夢中的女兒被她放在闆車上繼續睡,到了點兒女兒醒了,叼個包子就一個人上學,中午放學趕來幫她賣午飯,下午放學趕來幫她賣晚飯,天黑了,母女倆才一塊兒推着闆車回出租屋……
現在女兒馬上就要高考了。
關春玲想盡可能給女兒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
她知道,如果她還繼續擺攤買早飯和晚飯的話,依着女兒的孝順,肯定會騰出時間來幫她的。
所以她才盤算着,放棄掉早飯和晚飯生意……
前世,關月旖并沒有同意媽媽的提議。
因為家裡沒什麼積蓄,而越臨近高考,她需要購買的各種複習資料就越多,越費錢。
而且母女早就達成一緻意見:等關月旖考上大學,母女倆就會一塊兒離開這裡。
到了新地方,租房子要錢、租店做小生意要錢,到處都需要花錢。
于是關月旖說她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讓媽媽繼續擺攤掙錢。
沒想到,這倒給了許培光追求媽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