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休沐鐘聲“Duang”地拉響。
所有書屋的學子都似脫籠而出的雛鳥,争先恐後往外飛蹿。
書童手忙假亂擔起廊檐下的行李,少爺公子們喜笑顔開奪門而出,口中興奮大嚷“休沐啦,休沐啦”!
那個狂疾的樣子,好似被關押了幾百年,終于得見天日。
陳小笙收拾書案,旁邊的邱一山早已萬事俱發,興緻沖沖,一刻也不多呆,爬起來對陳小笙說了聲“回見”,便一溜煙兒跑了,剛到後門口,周澤他們站在廊檐下喜笑顔開。
“山山,走啊,上哪兒用午膳去。”
邱一山:“德膳居吃船宴啊,愣着幹嘛,哥幾個,今兒山爺請客。”
一群家底不菲的公子哥兒,簇擁着闊氣的邱一山,有說有笑走了,身後跟着各自的小厮、書童,背着書箱,挑着行李囊。
急吼吼的一撥人走後,整個明月閣都顯得清淨不少。
陳小笙舉目四望,書堂裡除她以外,沒有其他人了。大家抓天掘地卷席走了,書屋多了一片狼藉,陳小笙順手找來簸箕與笤帚,将書屋打掃幹淨,才關上門,挎着自己的書箱,先回寝舍去收拾離院的東西。
剛出書屋,沅瑞笑眯眯兜袖站在院子裡,明顯就是在等着誰。
他道:“小笙,我送你回住所。”
陳小笙勒勒肩上的箱帶,不解道:“柏公子讓你來的?”
沅瑞:“是啊。”
如果陳小笙沒記錯,沅瑞是韓謄的貼身長随,他說到做到,真的把沅瑞留下來照顧她了?
陳小笙腼腆道:“不用了,沅瑞,我不用你照顧,你回去吧。”
沅瑞追上來:“小笙,你怎麼了?我們都這麼熟了,你别見外呀。”
陳小笙:“哎呀不是不是,我是說,休沐五日,我哪兒不去,就在住所溫習功課,不用你特别關照,你該忙忙自己的去吧。”
沅瑞說什麼也要送她回家。
回寝舍收好歡喜衣物,陳小笙左肩挎着書箱,右肩背着布包,轉身鎖好門。
沒想到沅瑞安安靜靜站在水缸旁等着她。
盛情難卻。
陳小笙便不再執拗推辭。
沅瑞笑道:“這就是了嘛。走吧。”
他兩手接過陳小笙身上沉甸甸的書箱和包裹,“哎喲,小笙好用功啊,帶這麼多書冊回去。”
陳小笙不好意思道:“謝謝,那個,我底子薄弱,就是要比旁人多用心嘛。”
兩人并肩,繞過七拐八彎的亭台樓榭,邊說話,往書院大門走。
出了大門,沅瑞早早就雇了馬車,雖然沒有車夫,但好在沅瑞自己就能趕車,他放好東西,孱弱的陳小笙在他的攙扶下,吃力爬上馬車。
車子還挺結實漂亮,内裡設有茶案,口渴了還能喝水。
各條街道,也鋪了光滑的石塊,材質不一,比如書院門口的東西向長街鋪的是黃道磚,禦道街用的便是花崗石,轉入街市,換用青石塊。鋪地樣式也大不相同,有“人字形”樣式的,有互相鑲合橫、豎鋪的,還有鬥紋、間方等樣式。
沅瑞:“小笙。”
陳小笙:“嗯。”她将頭從車窗外縮回來,看向前方。
沅瑞笑道:“茶案的抽屜裡有甜糕,你拿出來,自行吃。”
陳小笙摸了摸茶案,中間的方形手掌長的格子裡,果然有個圓形的漆盒,還沉甸甸的。
打開一看,香噴噴,甜膩膩的氣味不斷鑽進她的鼻子。
鋪了滿滿一層樣式不一的糕點,有青荷捧蓮的,有蝴蝶形的,有星星、月亮樣式的,還有芍藥、牡丹狀的,光是看外觀,就很好吃。
陳小笙小心翼翼取出一塊兒方狀茯苓糕,先遞給駕車的沅瑞。
“你也吃。”
沅瑞回頭,笑着接過:“小笙,你真可愛。”
陳小笙這才拿起一塊晶瑩剔透的紫薯水晶糕,放在嘴裡咬了一口,黏黏糯糯,非常好吃。
沅瑞:“小笙,張中全老執事給你租的房子,在哪兒啊?”
哦,說到這個,還沒有給地址呢。
陳小笙咬着糕點,忙低頭從袖兜裡拿出紙條,遞給沅瑞看。
沅瑞接過看了一眼,笑道:“哎呀,咱們走反了。”
說着,就開始掉轉馬頭。
陳小笙:“?”
沅瑞:“我以為他會給你租在東市,咱們書院好多外地學子都在那邊租房,吃喝玩耍,也便利。”
陳小笙:“西橋不好嗎。”
沅瑞:“也不是不好,那方向清淨,風景美,松柏林立,山丘溪泉,就是離鬧市遠了些,購置物品,就不大靈活了。不過那邊也有個西市,每逢一四八開市,你記住日子就是了。”
馬車行至小一個時辰,終于到了目的地。
這裡接近城郊。
院子古樸别緻,門前屹立有一棵高大的杏樹,其枝桠伸展,杏葉青青,風一過,就發出沙沙清夏之音。
院内不大,一覽無遺,青磚黑瓦,也幹淨整潔,北面一間正房,東、西各兩間睡房。竈房挨着東房,水房在院後。
院子房齡有三十餘年,房主人是一位遊僧,是特地托了張中全的關系,才将這房子租給求學的陳小笙,一月五十銅闆,就算是親孫兒,也沒有比這更便宜合理的價格了。
初次勾兌住房事宜,老僧今日特地等在院中。
沅瑞将馬車系在杏樹,進來時,正好看見陳小笙乖乖巧巧對那老僧雙掌合十,虔誠地拜了拜。
老僧長年雲遊在外,皮膚粗糙幹裂,皺褶頗多,略顯風霜蒼老,身形幹瘦,卻精神矍铄,為人也很和藹仁慈。
他将鑰匙交給陳小笙。
“德仁已将你托付與我,院子小施主盡管住着。”
陳小笙:“多,多謝大師。”她将攢的零銷雙手奉上,“這是房錢。給您。”
遊僧指指北面:“看見正房的功德箱了嗎。”
沅瑞笑道:“看到啦。”
陳小笙:“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