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古代修房子 > 第54章 宮中紀事

第54章 宮中紀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最後排來排去,在内廷的寶儀殿竟然成為最末尾的存在。

工部回去就将修繕寶儀殿的事下放給了營繕司。

營繕司接到職令苦不堪言,愁得睡不着,心中憤憤不平——你石造司單鑿刻兩個栓馬石就領走了五六百貫錢。輪到寶儀殿,隻批給他們四百缗。

四百缗,就算去外頭找幾個市井工人進來做活,也負擔不起的價錢啊!

那還修繕什麼直接推翻了建墳場好了!(注:此話隻是驚懼悲憤的夢中胡言,萬不能當真)

最後營繕司摳破腦袋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們上報工部侍郎,聯合放出一些風聲,鼓吹寶儀殿制造精美絕倫,世人未見,毀之可惜,連夜從外頭請來一個畫匠複原寶儀殿。緊接着鼓吹參與修繕寶儀殿的益處,最後精準向營繕書院投放此類消息。

不出半個月,報名想進宮修繕的學子就高達數百人,于是“選拔制”和“淘汰制”以及“評優制”橫空出世。他們還從這些報名學子中選出了最出色的一批。

這場因“缺錢”導緻的修繕工程,最後竟演變成了學子們“躍龍門”的跳闆。為了最後能給學子兌現承諾,工部衆人隻好再次去福甯殿官家面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聲淚俱下求得能在宮内留用任職和造繕的名額。

縱觀下來,好像是三赢,沒有輸家。

陶宥行打開花名冊,念道:“六名男匠,先撥出兩人,負責現場測量、計算,木料開支與木庫調度、記錄,以及指揮力役、協調鋸、鑿等事宜,這兩人要時時與我和吳都料勾兌聯系。剩下四人負責榫卯、鬥拱的鑿刻與契裝。四名女匠使兩兩一組,一組負責陳設、器皿的統籌複原與記錄;一組負責精巧複刻與有應必到、查漏補缺。”

念完,更為具體詳細的差事分派到各自頭上。

小笙因工筆老練,分到了兩件事。一件是與那位請來的畫匠一起,将寶儀殿原貌繪畫出來。

畫匠本擅山水,常在瓦肆兜售園林圖。小笙則擅長繪制樓閣線條與支架,更偏向建築理工風。

之所以要留畫,是為好于官家跟前交差。

分到的第二件事,是鑿刻一個玲珑機巧,拒說名叫“百靈燈”,這種靈燈在五代十國有過出現,是招魂安靈用的,因為制作繁瑣,對手藝要求很高,并未廣為流傳開來,至今已經不複存在失傳很久了。宮中倒是有些文字典籍可以做參考。

因為寶儀殿坍塌,工部心存敬畏,官家也說要安撫在這裡停靈過的太妃太嫔們,所以複刻此燈,告慰亡魂。

陶宥行溫潤道:“好了,諸位還有不明白的,可以提問。如果沒有,我們現在就動身去寶儀殿。”

去的路上,天空飄起小雪。

在這種天氣下作業,真的相當辛苦。

寶儀殿在整個宮城的西北方向,地勢平坦,視野相對空曠,但其實也沒有好多少。去到現場,衆人都愣住了,怎麼形容呢,實在是雜亂不堪——殿左方地基歪斜,殿側室直接垮了壓塌幾棵樹,淤泥和斷壁殘垣雖然已經被清理,可到處都是污穢。

整個寶儀殿面闊三間,東西有院,後面有道連接皇後的坤甯殿,但隔得還是有些距離。

單獨拎出來看,寶儀殿就顯得非常落寞,好像是挂出來立在這裡,總結下來就是四個字:無人問津。

果然适合頤養天年。

因為實在太冷,寒冬臘月,學子們都凍得瑟瑟發抖,院子裡又臨時拉起棚子,架起火堆取暖避寒。上面,力役和雜役們爬上殿頂去,拆頂的拆頂,拆梁木的拆梁木。拆下來的琉璃瓦壘成一圈在院子裡。

前期工作已經展開了。

工部制定出的方案,預備把西面垮掉的那間全部拆除,然後臨邊建造,起一個戲台。

邱一山走到小笙身旁,揉搓着鼻子,輕聲笑道:“也不知是哪個絕頂聰明的家夥想出來的。”

小笙道:“工部預算少,時間緊。”

正說着,一個女孩兒跑過來,氣喘籲籲的,對小笙笑道:“我們現在去領紙筆墨刀了嗎。”

小笙知道她,剛剛就是她提醒自己進去選鋪位。現在兩兩分組,小笙也跟她分到一起。

小笙道:“那我們走吧。”

女孩兒性格很好,拉着小笙的袖子就走了。她比小笙要矮一些,卻生得珠圓玉潤,非常喜人,一路上,也是她挑開話頭。

“我姑姑在宮裡的花房當差,人家喊她華大掌事。我不是你們營繕書院的學生,我是外頭選來的。”姑娘說到後面時,有些腼腆和小心翼翼。

小笙笑道:“以後我倆就要常作伴了。”

“我叫華英,你叫陳苁笙,是吧。”

“是。”小笙嗽道:“其實我也不是營繕書院的學生。”按照新身份的設定,小笙現在與營繕書院沒有關系,她是得甯王府推薦進來的。

華英奇怪:“那你為何與他們關系如此親厚呢。”

小笙:“誰?哪個?”

華英想了想:“你身旁那個高大少年,他叫邱一山,不就是營繕書院的學生?”

小笙這下不知道該怎麼圓了,隻笑道:“是親戚家的孩子,從小認識的。”

華英若有所思點點頭:“原來如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