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說到工術相關,小笙就變得格外健談,不僅才思湧泉,條理清晰,而且口齒順暢。她一口氣闡述完自己的初步觀點,把弓弩圖紙簡單起草,勾勒一個輪廓。
弓弩,在傳統弓箭的基礎上,加上弩身,以此增強箭的發射力。
當下弓弩大緻分“單兵作戰類”和“多人協同作戰床弩”。對于前者,弩長約三尺三(110厘米左右),又稱臂弩,是名副其實的小型遠程殺傷性武器。
再加上本朝不擅培育戰馬,導緻騎兵勢弱。在對抗遼,金國,西夏等邊境強敵時,多采用步兵遏制騎兵的戰略戰術,于是,遠距離攻擊就成為了練兵主題,從而弓箭、手/弩、甚至床弩也因此得到空前發展。
但其實早在漢朝,弩,就已經完成了一次“工業化革命”的改良,具體在瞄準、穩固方面提前實現質的飛躍。
弩是由前端的弓,弩身(臂),以及弩機,三部分組成。毋庸置疑,在每一次的射擊中,安置在弩身最末端的弩機,是決定箭矢發射命中率、距離和穿透度的核心關鍵。
早在漢朝,弩機部分就使用了除木制材料機造以外的青銅器機匣,叫“郭”,就像城池外城的“城郭”那樣。
小笙在翻閱古籍時,不難發現,青銅機匣的凹槽、齒釘和螺旋機回輪,已經具備了機械化構造的模型概念,相互間配合天衣無縫。那麼,漢弩較之秦弩,在拉力、張力和承受力(後坐力)三方面,又大大提高實地作戰的實用性和取勝率。
甚至那時的人們還已意識到水平發射弓箭,是會受“抛物線”原理的幹擾,為了瞄準目标,利用三點成一線,在弩機上刻造“瞄準器”,望山。如此,豎起的刻度尺可以很好地為士兵預測箭矢發射角度,進而在連發弩、大型重弩方面也得到突破性發展。
但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在研究進攻型武器的同時,敵人防禦型制甲技術也在突飛猛進。
如今邊防壓力最大的,就是來自金兵的玄甲兵種鐵浮屠,他們号稱“銅身鐵臂,堅不可摧”,鐵浮屠從馬匹到士兵,皆穿重甲,三千騎兵在戰場上沖陣之威,勢不可擋,所過之處人畜不留,令我軍這些年士氣大挫。
畢竟我方之重器,床弩,其挪動不便,隻能固守陣地,且一架床弩就需要至少四個以上訓練有素成熟勇猛的弩手環環配合。
目前,我朝的手/弩隻有“踏張弩”能與敵一戰,其射程在260步左右,但使用時因要先提供巨大的開合力,需要腳的配合,用足力踩踏機括,再發箭矢。這樣不僅笨重低效,射擊力度也不能滿足目前的戰場需求。
小笙如果想要改良當下的手持弓弩,就需要達到可在二箭之内破軍鐵甲,三箭之内洞穿敵人肉身的理想效果,真正實現有效、高效的單兵作戰。
也不難。
突破口就在保持原有的傳統性能上,着重提高弓/弩的射程和射殺力就好了。
小笙已經有了基本思路,首先,着重兵器制作的選材,其條件其實非常苛刻,大到千刨百磨,小到會因為季節、氣候來決定選擇哪一種木材、哪一段樹齡來制作弓身。正好,小笙在木材方面的學習還是很深刻的。其次便是弓型的創新設計,考慮長度、尺寸、弧度、風力等影響,需要多次多維度地投入實驗,以及傳統弓弦是用麻線等制作,考慮彈性和韌性,換其他材料試試呢?
最後對于弩機的設計,她還有幾個更大膽的想法。
不過這些想法的實現,都離不開工部的審批和書院的财力支持啊!
她做了這麼多的準備,今天又過來說下這長篇大論,目的就是想獲得夫子的認可,最好能申請到一批研究資金,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再批給她一間闊室。因為私人嚴禁制作戰型弓弩,她的試驗和創作都隻能在書院内進行。
夫子聽到這裡已經将小笙的圖紙反複了三四遍,小笙耐心等待着夫子的點評。
旁邊小爐子上的茶水燒得咕噜咕噜響,熱氣沖起陶瓷蓋頂發出‘砰砰’的聲音,小書童立刻用簽子捅捅小火爐裡的木炭,然後默默在旁邊侍茶。
這令恍惚的小笙一瞬間想到,大俞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化到“石灰”民用的階段,在汴梁,家家戶戶基本都用得起煤炭。她想,要是大力開發化石燃料,說不定蒸汽時代還能早日來臨,那麼,火藥在戰争中的使用說不定也能提前到一個新的進程!
不過這都不是她目前所需要思考的問題,她現在最迫在眉睫的,是想辦法說服她的老師,單夫子,盡快通過她的初稿,再大大方方批給她一筆錢。
終于,夫子放下這一沓稿紙,擡擡老花鏡看向對面的學生,打量半晌方才問道:“你的這個想法,成型幾時了。”
小笙一愣,夫子問這個做什麼?難不成已經有人先她一步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或者已經制作出更優秀的弓弩,隻是還沒有公示?
她忐忑道:“十來天。”說完立刻就有些後悔,才十來天就想出這麼個“天方夜譚”,時間也太短了!不成熟的地方,很難不讓夫子懷疑她是不是将夢裡的東西編造出來戲弄他。
夫子道:“才十來天?”
果不其然,小笙吸了口氣,正準備洗耳恭聽夫子的教誨,誰知對方激動道:“果真如此,汝乃大才!”
小笙:“!!”
她笑問:“夫子覺得可行?”
夫子在圖紙和稿紙上都批了個醒目的“準”!對她耐心分析起來:“你的墨考武試就選這個工題,不要再改了,距離墨考還有……不到一個月!你可有把握能将此弩做出來?”
小笙現在滿腦子都是弓弩射擊目标時恐怖的穿透力,她點點頭,保守道:“學生竭盡全力隻是……财力不足。”
夫子捋捋胡須直接問她:“你要多少錢。”
這麼爽快!小笙心中大喜,沒想到夫子如此開明!她準備獅子大開口,畢竟“傾家蕩産”買完12-2,她近乎毫無積蓄!日子也過得比較拮據全然沒有從前寬裕,于是她吞吞唾沫,淡定道:“兩百貫。”
夫子:“書院給你批三百貫,木料和冶煉科也會全力配合,另外。”夫子仔仔細細從小抽屜裡拿出一個錦囊。
小笙以為那是夫子多年壓箱底的妙計,竟就這樣毫不吝啬地贈給她,正當她感動到要站起來雙手接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