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将木老爹背簍裡帶來準備賣的幹筍和鮮筍都留給了顧思源,算感謝幫忙出的那份備案費。
顧思源高興的拿了店裡兩張白麻紙并兩根毛筆送給木笙,免得他們還要買,木家也要準備請人幫忙寫清明悼詞。
木笙這會才覺得,不談生意的顧思源看起來還真是個可親的鄰家伯伯~
木笙跟木老爹出了書鋪就一路往機米的鋪子趕去,到的時候木老三早就機好了米在牆根蔭涼處等他們了。
木老三等的着急,知道老爹他們去賣笛子,心裡又擔心是不是遇上了什麼麻煩。要不是怕他們回來找不到自己,他就背着米去找兩人了。
見到木笙跟他爹往這邊走,木老三站起來高興的朝他們招手。
待爺孫二人走到近前,木老三打量了兩眼,發現兩人俱都喜氣洋洋。方好奇問道:
“爹,笙笙,你們怎麼去了這麼久。米都機好嘞~”
又問:
“你們去了這麼久,還這麼高興,可是那笛子賣出去了?”
木老爹看周圍還有些人,示意木老三背上背簍,又将機出的米糠放在自己的背簍裡,邊走邊說。
“老三,咱家笙丫頭這回能幹了!!”
木老爹高興道。
他老漢一輩子沒本事,叫他說話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沒想到生的孫女這樣聰明,會做笛子不說,還會跟人家掌櫃的談生意。瞧他孫女那淡定從容的樣子,叫一旁坐着的他也覺得與有榮焉。
木笙跟在他阿爺跟她爹身後往回走,快到出口時看見一個幹貨鋪。她想到她準備做腌菜還缺點調料,于是跟木老爹說道:
“阿爺,你可以給我點錢嗎?我想去買點東西~”木笙指指幹貨鋪子。
木阿爺看那幹貨鋪子門前擺了好些臘肉臘雞之類,以為木笙嘴饞了。又想到今兒賣簪子也掙了錢,且以後還有笛子賺錢。
遂大手一揮,爺幾個都進去看看,買點好的回去一家老小都補一補。
木笙進去直奔調料區,問了價格,稱了些生姜、小米椒之類,看到有泡椒也稱了點。又買了些鹽糖醋之類,最後一算賬竟花了四五十文,把木笙心疼的直歎氣。要不是有簪子賣了錢,她可舍不得這麼造。
倒是木老爹進去問問價格,跟木老三兩人都嫌貴,什麼也沒買。
看到木笙買的都是家裡吃用的,一時心裡都覺得孩子長大了。
爺幾個路過豬肉鋪,幫陳老爹稱了十文錢的豬肉。想想自家也稱了十文錢的,木笙看到一旁有剃幹淨肉的大筒骨,問攤主三文錢買了兩根回去炖湯喝。
鎮上人不愛買骨頭,沒肉不說還費柴禾。而他們在山裡,啥都缺,就是不缺柴。
出沙溪鎮往回走時,正巧有一老漢背着一草把,上面插了三支糖葫蘆,應是沒賣完剩下的。
那老漢看木笙看着糖葫蘆,就笑着招呼道:
“丫頭可是要吃糖葫蘆,讓你阿爺買,老漢做的糖葫蘆又糖又多。就這幾個了,要的話兩文錢都給你~”集上他賣一文錢一個的。
“阿爺,要不買兩個吧。我答應木籍他們給帶好吃的~”
木笙望着木老爹笑嘻嘻道。
木老爹今天花錢已經花麻了,雖然眼看着笛子能賺錢,可錢還沒到手不是。
況且家裡已經買了肉,原本想拒絕的,看到本事孫女對他讨好的樣子,他不知怎麼的,莫名其妙就伸手掏錢遞出去了。
木笙将錢遞給賣糖葫蘆的老漢,接過糖葫蘆也不吃,都放進了背簍裡。
惹得老漢誇木笙懂事,自己不吃,要帶回去給弟弟妹妹吃。
木笙被誇的郝然,非她不愛吃,她怕酸。而且這糖葫蘆的山楂小小的,一看就更酸了。
木笙咽了口被想象刺激出來口水,擺擺手,往前去了。
木老爹客氣了兩句,又掂了掂背簍。也跟着兒子往家走~
路上木老三得知家裡以後要多個笛子的營生,當即表示明兒一早他就跟他大哥他們一起去砍竹子。
又得知這生意竟是木笙談成的,心裡不由得意,這可是他閨女~
三人一路談着做笛子的事,又想象掙錢了以後要蓋房子。一路上心情飛揚,竟不用歇,一氣走到家。
因為在鎮子裡耽誤了不少時間,到家時天都快黑了。
過了橋往村子裡去,老遠就看見陳阿奶帶着兩個小家夥在路邊往這頭看。木老爹讓兒子先去把給陳家的帶的肉送去,自己則跟孫女一起往家去。
木阿奶看到爺三個的身影,又往前走了幾步。待人走近了才擔心道:
“今兒咋這樣晚?平時半下午也該到家了~”
看木笙在一旁給兩個小的分糖葫蘆,小家夥看到少見的糖葫蘆都高興的直蹦。木老爹臉帶笑意,擺擺手神秘道:
“喜事,大喜事。到家說~”
木阿奶見老頭子裝腔作勢,心裡猜測是笛子的事有眉頭了,也放下心來。趕着兩個小孫兒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