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
木笙還沒進家門就聽見一個與往常不一樣的聲音,等邁過門檻,擡頭一看。
好家夥!
隻見一家人正圍在一隻人高的牲畜面前評頭論足,木老爹臉上的笑更是止都止不住。
“阿爺,這是咱家的驢?”
木笙瞧見這畜牲,就知道她先前跟木老爹提議過的驢子被買回來了,當下跑到她阿爺跟前高興的問道。
“是騾子!”
木老爹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呵呵回應孫女。
“笙丫頭,你不懂。這騾子才好呢,咱家來往鎮上不近,還要拉菜,驢子嬌嫩,可幹不了這重活。”
木大伯摸摸這頭騾子豎起的耳朵,跟木笙解釋道。
今兒他跟他爹特意趁着大集去鎮上,就是為了選一批好牲畜回來。
木老爹原本打算買驢,可父子兩人一走到牲畜市場,一眼就被這頭正當壯年的公騾子給吸引住了。瞧那粗壯的四肢,油光水滑的皮毛以及騾眼裡的精神氣兒,就是不懂行的人看了也知道這是匹能幹活的好牲畜。
木家馬上就要進行為期幾個月的蔬菜生意,見天兒負重來回,牲畜沒有一副好身闆兒可幹不了這活。
父子倆一對眼,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于是兩人裝作不認識,硬是兩方拉踩,以一個十八兩銀子的實惠價格買了這匹騾子。否則,這馬上就是農忙的季節,這樣的一匹好騾子可沒有這個價錢。
爺倆滿意的很,别的也沒買,牽着騾子就往家回。
一家人圍着大青騾子轉悠了半天,才由木老爹将騾子拉到後院早就準備好的騾棚裡。木阿奶一早去割回來的鮮嫩青草撒在食槽裡,一邊木桶裡有備好的幹淨清水。騾子進了棚裡就自顧自的大口吃草,看着溫順的很。
這騾子頭一回來木家,卻一點也沒有認生,仿佛是早已認識這家人一般。
木老爹原本還擔心過幾天用騾子拉重物,這畜牲會鬧脾氣。所以才提前接回,好吃好喝伺候幾天,也是培養感情。
騾子有了,木家人這幾日就趕着去地裡忙活,預備五月初五那一日的開門紅。
木笙瞅着機會跟木老爹說了自己跟陳黎合作做了一批竹器來賣,還得木老爹幫忙給運到鎮上才行。
自家孫女的活,木老爹沒什麼不答應的。反正這幾日他們都得來往鎮上,為鋪子開門做準備。
孩子們的生意,大人也不方便參與。木笙叫了兩位堂哥幫自己把攢盒從陳家運回來。木築木算滿口答應,等天擦黑了,就跟着自家妹子往陳家去。
“陳阿爺好、陳阿奶好!”
“哎!你們可都吃過了?”
“都吃啦~”
與陳家人打了招呼後,木築木算就跟着陳黎和木笙去臨時存放攢盒的小屋裡。當兄弟倆進了屋裡,看到那一摞摞的攢盒還有一大堆的形狀各異的香囊,頓時齊齊發出了驚歎聲。
“笙笙,你可太牛了!這都是你倆做的?”
“大哥二哥,那還能有假?我這些日子可不是白跑的,不過也幸虧有陳黎幫忙!所以這次的生意我跟陳黎對半分!是吧陳黎?”
木笙嘚瑟的搖搖頭,跟兩個哥哥過了這竹器生意的明路,擡起下巴朝陳黎示意。
“木笙,我不過幫你編幾個小玩意,算不得什麼。”
陳黎搖了搖頭,謙虛道。
這生意是木笙想出來的,那些香囊扇子的,也是她給的加工費。就連往鎮上運送和叫賣,也是木家人出的力。他哪裡就好意思像木笙說的那般,與人占一半的利了?!
“哎!我也不與你說,等我把這些賣了再說!”
她這小夥伴什麼都好,就是這不争不搶的性子也讓人忒無奈,沒見過把到手的銀子往外送的!
木笙搖搖頭,帶頭開始搬東西。木家兄弟倆也跟着妹子一起搬,他們特意揀着重些的物品搬,比如攢盒之類,留輕省些的扇子香囊給木笙搬。
攢盒個頭不小,陳黎也幫着送,如此搬了幾回,才将陳家這邊的存貨搬完。
“木笙,你不是去學手藝的嗎?怎麼做了這些出來?”
木筝背着一個背簍,裡面是幾十把竹編扇子。她原本在家裡磨簪子呢,看木笙他們搬了一堆東西回來,拉着木笙問清楚之後,二話不說就跟着一起往陳家去了。
木笙看着小姐妹因為背簍太重,壓的微微彎下的腰,心裡有些感動。這丫頭能處,有事她真上。
聽到木筝的話,她略想了下解釋道:
“我是去學藝的沒錯,可咱學了就是為了用,說白了咱去學藝不就是為了掙銀子麼。我想着咱家鋪子剛好端午開張,我也可以湊湊這波熱鬧。所以我就跟陳黎一起做了這些,到時候去擺攤兒,既掙了銀子,又把我這些日子學的東西實踐了一遍。”
“對了,你那邊簪子應該快忙完了吧?到時候空兩天,跟我一起擺攤兒去。我請你吃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