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個周末,鍊團小分隊拿到了他們在這個音綜的第二個票數第一。
第一次票數第一是第三期,他們被安排去樂隊表演那場。
樂隊風格在這種觀衆投票舞台裡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加上别的隊不見得能兼容被選去表演的曲子,因而那次他們總算是得到了在這個綜藝裡的第一次第一。
而上周的那個第一,倒是相對更意料之外一些。
雖說拿到第一後,喬亦在作戰後會議中将其稱為“這是我們的實力”,但事實上,要說他們這群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寫歌就能赢過那兩個自作曲的樂隊、以及同隊好久的其他隊,多少也有點科幻。
當然,應時月在其中出了力、自己也覺得他們的成品還不錯,至少他不覺得比之前first的那些歌差,但這個現場第一,多少還有賴于風格選得合适。
他們為這一期寫了一首戰歌,雖然沒有架子鼓可敲,但整體的風格依然吵吵鬧鬧,吵鬧中又帶着點秩序。
寫的時候賀景然調侃說,“這首歌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們要拿第一”,不知道是否是這個原因,最後他們還真拿了第一。
至于最後一周,倒是總算不用他們自己寫。
但最後小分隊也沒有選擇團裡的任何一首歌——據公司那邊說,因為前幾期的表現超出了高層的預期,所以找了個特别出名的制作人買了一首決賽的曲子。
通知發給他們的時候,對應的音頻也一同發了過來。
應時月抱着懷疑的心情,在宿舍點了外放。喬亦湊過來,表情很認真地一起聽完了整段曲子,并同他達成了共識——
這确實是一首很好的歌。
“隻是,”應時月又頓了頓,出聲問,“真的要一月份表演這麼春天的曲子嗎?”
“說不定是給春專買的曲子,”喬亦想了想說,“隻是讓我們提前用一下。”
但總之,小分隊六個人都對這一上層決議毫無異議,選曲就這麼定了下來。
接着便是在工作中排練,最後一次前去那個小演播廳彩排,而後是等待表演時刻——時間也就過去了短短一個月,但這在應時月參與過的外務裡戰線已經是數一數二的長,總算要結束的一刻,多少還有點恍惚的情緒在。
這種恍惚從他們站在後台等待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他們走上台,前奏響起的前一刻。
八年來的舞台慣性讓應時月下一刻便專注于眼前。
這首歌的起始站位是兩人一組,于是他的初始站位同喬亦背靠而立。
應時月在心中數着前奏的拍子。在鏡頭拍不到的一側,喬亦在他指尖敲擊三次,剛好對上他腦中的倒數三拍——于是下一刻,他們同時舉起話筒,在無數攝像機構成的直拍鏡頭之下,面向那些遠遠多于平日裡看公演的數量的觀衆,開始最後一首歌的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