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燕赤霞出來,看到的就是弟弟熱淚盈眶,接下褚照十兩銀子的場景。
褚照一詠三歎道:“此次回去後,好好救治你哥哥。你敬愛兄長,日後會有好報的。”
燕赤霞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多看了褚照一眼。等弟弟千恩萬謝後,他才走過來:“你是個好官。”
褚照一臉不忍:“他兄弟二人也是可憐。”
洞明真相的明直,就心癢癢的很想拆他家綠茶少爺的台,到底按捺住了。
見着天色尚早,還來得及趕路,他幹脆駕了馬車——同樣也有眼不見為淨的緣故,先把那對兄弟送回村裡,然後再趕馬車回來。
褚照對明直送人回村也不在意,反而興緻勃勃地看着燕赤霞處理那條大蛇:“這蛇牙應該也有用吧?”
“自是有用的。”燕赤霞道,他待人熱情真誠,幹脆教起褚照這部位能幹嘛,那部位能幹嘛。不過他第一個剖的不是别的,而是一顆妖丹。
褚照“嘶”了一聲:“這妖怪倒是好造化,妖丹竟然這樣圓潤。隻可惜不修正道,不然未必不能成正果。”
燕赤霞的動作頓了一下:“你說這話的口氣好像那些和尚。”
褚照也沒想瞞他,他歎了口氣:“誰讓我小時多是住在寺裡。耳濡目染,說話口氣自然也跟他們相似了。”
“難怪你那麼善良。”燕赤霞感慨。
褚照苦笑着搖頭:“你要知道因我死了多少妖精鬼怪,就不會那麼說了。”
燕赤霞被勾得好奇心起:“這是為何?什麼叫妖精鬼怪因你而死?”
褚照就給他講了一個小孩子自幼撞鬼,七歲時為平安長大,不得不拜别父母住在寺裡,靠着寺内高僧和自己努力,震懾各路妖精鬼怪勉強活下來的故事。
末了,他又強顔歡笑道:“說起來,我考官除去想為百姓做事以外,也還有官身能得朝廷護佑,不讓鬼怪輕易近身的緣故。”
燕赤霞聞言,竟然點頭:“我知道。”
褚照怔了一下,便聽燕赤霞道:“就像你這把劍,就是禦賜之物,有龍氣護佑,是也不是?”
不愧是燕赤霞啊,居然如此識貨。褚照感慨,然後道:“是。”
——那把劍就是他死皮賴臉向聖人要來的!!
燕赤霞笑起來,低頭又處理起大蛇。過了會,他突然道:“你身上有道讓我似曾相識的氣息。就是它給你招惹來各種妖精鬼怪。”
褚照倒是沒想到燕赤霞連這個也能看得出,他心一動,急忙問:“此事慧提大師也跟我說過——就是大靈山寺的住持——他還說,這道氣息是由一位神祗留下。不知赤霞可知,這氣息的主人是誰?”
燕赤霞又是半晌沒說話。
直到明直趕着車回來,燕赤霞也将大蛇處理好,褚照才聽他悠悠說了句:“莫急。你今日氣息外洩得厲害,連本在千裡之外的我也察覺,趕了過來,更莫說這氣息的主人。”
他看着褚照,意味深長:“想來你很快就會知道的。”
本來還想用言語引燕赤霞跟他走的褚照,一下就沒了心思,一顆心更是被他說的七上八下。他試探道:“赤霞不能跟我說,那人究竟是誰嗎?”
“天機不可洩露。”燕赤霞拍了拍褚照的肩膀,“你的小厮也到了。褚兄,就此别過。”
褚·莫名想流淚·照,看出燕赤霞的去意,他嗓音幹澀:“就此……别過。”
燕赤霞運用靈符離開,而褚照爬回馬車,生無可戀地喊明直駕車繼續向前。
氣息外洩……外洩得厲害……
縣太爺一頭撞在馬車壁上,内心流下寬面條的淚,早知如此,他幹嘛要下車跟那條蛇打啊!
打是打赢了,可他确定的肯定的一定,更何況還有燕赤霞佐證,那青氣的主人很快就會過來了!
祂會不會很想殺了他?
或者說,祂有什麼東西在他身上,為了拿回那個東西,祂會剖肚取物?就像燕赤霞剖蛇腹取妖丹那樣?
那不是會很疼?
褚照把自己吓得打了個寒顫,決定放空思緒不想。奈何頭上懸着一把大刀,他越不想去想,反而越會去想。
就這樣長籲短歎、提心吊膽了一路,又過三日,他坐的馬車終于緩緩駛入慶澤縣縣城。
其鏡早已收拾好了後衙,且日日派人在城門口守着。明鏡駕着馬車剛進城門,其鏡就拉上師爺、縣丞、典史等人一塊在縣衙門口迎了。
明直下了馬車,而後在車旁侍立。
“少……縣太爺!”其鏡好險止住了那句“少爺”,改成了聽着穩重威嚴許多的“縣太爺”。
一隻修長如玉骨的手,慢吞吞掀開了簾子。
緊跟着,一個着青色常服的年輕男子,從簾子後出來。高大的身影立即在馬車上投下一片陰影。
刺眼的陽光灑在他那張俊美卻慵懶的容顔上,灼灼如桃花盛開。
等候在那的官吏們初時還不覺得怎樣,他們這位新上任的縣太爺的貌美之名,早在其高中探花之時,就傳到了各家耳目之中。慶澤縣的這些小官,為了應對這位縣太爺,自然也有好好做過功課。
如今見了這位縣太爺的真容,雖說一時半會,真的被他的臉對照得有些自慚形穢、難以啟齒,但同時他們也越發笃定,這細皮嫩肉的上司必定嬌生慣養,吃不了苦。
“天氣真好啊,不是嗎?”
似是想到還有人等,這位縣太爺放下才遮了一會陽的手。隻是嗓音仍舊是懶洋洋的,不帶什麼誠意:“勞煩大家在這等本官來了。”
“這是哪裡的話。”縣丞很快就笑起來,奉承道,“大人遠道來慶澤縣上任,一路奔波辛苦,下官等不過在此等候了片刻,說不上勞煩。”
褚照走到他面前,似笑非笑:“是嗎?日後本官勞煩諸位的地方可多着。諸位可也要那麼快應下來為好。”
劉縣丞忍不住攥緊了手,但很快又松開來,那張年過半百已有了皺紋的臉上滿是笑容:“為大人做事,便是為百姓做事,下官自是無有不應,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