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林青山漸漸好轉,黛玉每日探望,也常與賈敏一起探讨吃食。賈敏素日覺得黛玉食量小,對吃什麼也不甚在意,見到她驟然喜歡讨論吃食,自是驚喜不已。
“母親,今天看青山已經能喝幾口白粥了,病中之人更需營養,咱們今天晌午吃的雞絲肉茸又香又酥,給青山也來點吧。”
林青山聽着姐姐在說吃什麼,雖然嘴裡還有點淡淡的藥味,也不由出聲“母親,姐姐,這幾天喝粥實在是喝膩了,有蘋果切一點也是好的,香香甜甜。”
黛玉趕在賈敏連聲答應之前笑道:“蘋果自然不錯,但你剛好了一些,蘋果性寒,不如拿蘋果蒸了,喝點水,也是一樣香香甜甜的,好不好?”青山自然是連聲說好。
此時,翠梧笑眯眯地湊過來,“夫人,老爺跟前的文硯過來,遞來了近一個月門客收集的方子,老爺說請您先看看,等晚上他回來再一起琢磨。”說着遞過來厚厚一沓規制各異的信封。
黛玉好奇地湊過去,看到竟是不同強身健體的方子。
有藥膳,比如“四神湯”,拿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一起熬煮,健胃養脾;
再比如“玉屏風散”利于止汗;
當歸羊肉湯,拿當歸、生姜、大棗炖羊肉,溫中補虛。
......
賈敏摸了摸黛玉的發尾,“這些方子,從你出生那會,你爹就請門客往外散了消息,隻要是善方,不管是否采納,均能領一兩銀子。”
看着黛玉眸底浮起一絲疑惑,賈敏不禁笑了“是了,你哪裡知道一兩銀子是多少呢。”
翠梧更是慈愛地看着兩人,笑嘻嘻地說“拿奴婢舉例,奴婢一家子都在咱們府上,老爺夫人對下人寬厚,一年能拿到30兩銀子。一兩銀子,屬實不算少了。”
“可不是麼,如果方子被采納,會給10兩銀子,如果有效,百兩不止。你姐弟倆現在吃的用的,不少都是從民間收集來的,自然咱們得讓不同的大夫仔細看了。比如這個四神湯,雖然叫法不同,前段日子,也有這個方子的叫安神湯,如果兩者印證,更說明這個方子可能有效。”
黛玉看着賈敏絮絮地說着,不禁感覺到父母的用心,果然應了一句話,為父母者為子女計深遠。
拿過方子和青山湊到一起,興緻盎然地讨論起來。
翻到一副安神湯,黛玉笑道“這副安神湯便不太妙,方子寫道鉛霜半兩,人參半兩,茯神半兩,朱砂半兩,麝香一分。旁的我不知道,這鉛霜、朱砂别管有沒有用,總是有毒性的,怎敢入口?”
青山今年三周歲,比黛玉小兩歲多,現今還不識得這麼多字,姐姐怎麼說,便怎麼應,直說這人心腸不好。
反倒春莺插嘴道“姑娘,這紙一看像是榮寶齋的灑金宣紙,灑地金又細又密,不是一般人能用上的,反倒賈府經常用,說不定是外祖家差人送來的呢。”
黛玉一凜,仔細看手裡的紙,果然觸感比其他紙張更好一些,且方子的底部還印着一個小小的名字,程日興。
賈敏點點頭“賈家門客衆多,知曉咱們到處搜集方子,如果有門客有方子,也會差人送過來,知道咱們會統一請大夫看過,便也一并歸到裡面了,不過他們的方子一般貴重些,不乏宮廷秘方,再加上咱們是至親,大夫酌情采納地多些罷了。像這個程日興,就是二哥手底的一個清客。”
賈敏的二哥,便是賈政。
黛玉本來就相信人性本惡,在前世,作為獨生女,被叔叔家的堂弟當面說過要來繼承香火,後來自己未婚未育,又見識了各路人上前關心她,要給她養老送終,在被拒絕後不乏惱羞成怒等着看她笑話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