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賈敏三人站在一艘低調的客船上,最後回望了一眼這座霞光微照的江南水鄉。
貨物已先一步通過漕運船北上。
黛玉一行則輕裝上陣,随行的有貼身丫鬟、小厮、府醫,以及幾個會功夫的家丁。
這一路可娛樂的項目甚少。
黛玉時刻在賈敏眼皮子底下,連話本子也看不得。
于是将要給外祖母過壽進獻的核桃念珠一點點穿起來。
雖說是核桃念珠,卻是工匠悉心雕刻的一百零八粒小核桃,每二十七粒核桃以辣綠色的翡翠圓珠分隔。
此外還垂下三串小珠子,分别為綠松石、紅珊瑚、青金石,下墜着三粒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紅寶石。
黛玉深知這些寶石貴重,穿起來的時候更是小心翼翼。
看在賈敏眼睛裡,就是黛玉敬愛長輩,在這壽禮裡面傾注了不少的心血。
反而心疼黛玉,時常叮囑小心用壞眼睛。
這日,正是月中,母親和弟弟已經就寝。
黛玉看月色皎皎,與春莺和芳紅一起到甲闆處賞月。
天幕已黑,看不出白日的湛藍。
金黃圓月,低低挂于樹梢之上,滿輪清輝如同碎銀,照得水面鏡子一般,煞是好看。
忽然,黛玉看到有一人漂浮于水面上,看身形瘦小,像是個姑娘。
春莺也看到了,輕呼一聲,“姑娘,這該不是死......”話也沒說完,捂住了嘴。
“這人還活着,四肢放松,頭浮在水面上,她是在仰漂着呼吸。至于為何沒向咱們求救,可能不辨敵友,也可能已力竭、呼救聲小咱們沒聽到。”
“芳紅,這是個女子,男子貼身營救不便,你會凫水,可否救她一救?”
芳紅應下,正要下水。
同時被黛玉和春莺拉住。
春莺急道:“夫人尚且不在這,咱們怎能随意救一個陌生人呢。”
芳紅不以為意:“路過就是有緣,而且不過是個虛弱的姑娘,還能奈何我們?”
黛玉道:“芳紅說對了一半,見死不救不可,但也要有所防護。”
“之前看書裡說溺水之人,如遇援救,便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萬一墜着芳紅可不行。”
“你先綁上一根麻繩在腰上,春莺找兩個力氣大的家丁來,拉着麻繩借力。”
“如遇危險,大聲呼救,立刻找人去幫你。”
安排妥當之後,芳紅一個猛子,紮入水中。
一口氣遊了十多米,芳紅靠近女子後,一把将其抓住靠在自己身上,女子已氣息奄奄,并不反抗。
芳紅另一隻手拉着麻繩,使勁往船上拖拽。
幸運的是,不多一時,兩個人就被拉上甲闆。
春莺她們早就等在船邊,用大手巾包住兩人,扶着她們去換洗幹淨衣服。
另一邊也早有人請了船上的府醫幫兩人号脈、開方。
第二日,這名女子起身來叩謝黛玉,被春莺他們扶起。
女子也不多話,甚至連名字也未透露,黛玉并未追問到底是如何落到如此險境。
未經他人苦,不勸他人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同船渡已經是有緣分了,但是卻載不了很遠。
便是賈敏後來知曉了此事,也隻是說了黛玉兩句,說的還是心地善良是好,不可過于善良。
黛玉撒個嬌便過去了。
這一日,從水路轉向陸路。
一路沉默的女子留下一枚青玉印鑒,背景是白雲缭繞的山間,有一隻小小的舟,舟身上刻着小小的月琴二字。
也許是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