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早起打了一套拳,通體舒暢,因在家裡不出門,便穿了一身嫩綠色,通身隻在袖口和領口有一圈黑邊,上面用銀線滾了如意雲紋,十分清爽。
聽翠梧派了一個小丫鬟過來說,薛姨媽過來了,還帶了一個薛家的侄女,現和太太在聊天,太太讓黛玉收拾妥當便過去。
黛玉聽說薛姨媽還帶了一個侄女,便來了興緻,她記得寶钗有個堂妹叫寶琴,看曹公在書裡的描述,寶琴絕色且才華橫溢,對她着墨卻不太多,如今真身來到面前了。
這會臨時要見客,也不必太繁瑣,雨荷便取了一套東珠的首飾過來,作為點綴。
色澤泛着淺金的東珠,顆顆飽滿,尤其手上的戒指,三個珠子并排,頗具匠心,黛玉管它叫做平衡木,這也是瓊華閣的暢銷新款。
等黛玉到了正廳,先給薛姨媽見了禮,才又和寶琴相認。
“寶琴今年十四歲,比黛玉大一歲,黛玉該叫姐姐。”薛姨媽笑道。
兩人姐姐妹妹地稱呼起來。黛玉才有機會仔細打量寶琴。出人意料地是,寶琴并沒有想象中的美麗,黛玉自己不說,便是寶钗的端莊大氣,寶琴也不太比得上。
唯有一雙眼睛十分清亮,像一汪泉水般靈動,讓人印象深刻。
薛姨媽解釋道:“寶琴是我親侄女兒,此次赴京,乃是待嫁,因她之後長住在京城,所以我最近串門子也都帶着她,讓她認一下親戚們的門。本來你舅母讓她住賈府去,但看在我身邊沒人說話,還是割愛放在我家了。”
賈敏看着比黛玉才大一歲的寶琴,竟然已經要嫁人了,不由微微驚訝:“不知寶琴許的是哪家公子?”
薛姨媽答道:“當年她父親在京時,已經許配了梅翰林之子為婚,就是那時定下的婚約。”
賈敏便了然地點點頭,誇贊道:“梅翰林家我素有耳聞,家風清正,是個好人家,寶琴說的該是梅翰林的嫡次子,最得寵愛且年齡相仿,真是相配。”
薛姨媽的笑便帶了點苦澀出來:“梅翰林家是好人家不假,想當年我家......還興盛,梅翰林受了寶琴父親恩惠,便定下了娃娃親。
隻是梅翰林今又升官,合家離京外任了。
是以,寶琴還得再等上一段時日,幾年也說不準......還好此番她親兄長送她過來,順道備考,也在我家住下了,他兩人便安心呆着吧。”
賈敏和黛玉默然,聽這意思:親事是早就定下來的,現在薛家早早發嫁,梅家外任卻沒提前告知,讓人大老遠來京撲了個空,顯然梅家是不那麼熱切的一方。
雖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媳,但門第差的多了,也有悔婚的,就不知這梅翰林是不是守約的好人家了。
薛姨媽帶着寶琴四處走動,未嘗沒有廣而告之的意味,到時梅翰林若真想反悔,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要忍受同僚的嘲笑了。
賈敏正想安慰一二,寶琴卻笑了:“連累姑媽又為我着急了,咱們今天可不是訴苦的,是來送宮花的,姑媽可是忘記正事了?”
薛姨媽這才輕輕一拍腦門:“可不是糊塗了,這是宮裡頭作的新鮮花樣兒堆紗花,這一盒是六枝,雖不貴重,勝在新意,給黛玉平日帶着玩吧。”
寶琴便呈上一個盒子,裡面是一排各種各樣的宮花。
黛玉雖已不是那個黛玉,看到這一匣子整整齊齊的宮花,卻一時間不知什麼心情。
“姨媽都給了我,親戚家的姐姐妹妹這麼多,姨媽可還給的過來?”
薛姨媽一愣,沒料到有此一問,以為是黛玉體貼給出去的宮花不夠,便回道:“一共有十二枝,這邊六枝,還給了賈府六枝,讓你舅母分一分便是了。”
“那便多謝姨媽了。”
黛玉心想還是大不一樣了,書裡的黛玉孤身一人,寄居在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