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日一個叫張華的,真的去狀告賈府了。
這張華當初拿了尤老娘的十兩銀子,早就揮霍一空,現在年紀也大了,想穩定下來,安穩度日,該娶媳婦了,才又想起之前有個如花似玉的未婚妻。
瞌睡遇到枕頭,這邊王熙鳳正好差遣旺兒拿錢去撺掇張華來告賈府。
“這是二十輛銀子,你先拿着,去衙門喊個冤便行了。”
張華很是惶惑:“自古民不告官,我壓根沒想找賈家麻煩。”
旺兒看不上張華的怯懦的模樣兒:“雖然不怕你告,但誰又讓你真的告了,虛張聲勢懂不懂?
喊完冤,把消息傳回賈府,便功成身退了。”
張華又問:“那…那尤家二姐,還可能回我家嗎?”
旺兒笑容有些隐晦:“你都知道她攀附了賈府,人都住進去不短的時日了,還願意要她?”
張華也看懂了:“那有什麼,便是她起先跟過人,現在不過湊一起過日子罷了,尤二姐的品格樣貌,我這個條件你也看到了,拿着燈籠也難找。”
張華竟然是真的想和尤二姐好好過日子,旺兒這才說:“最好的結果便是她跟你回來。
至少人還整整齊齊的……”
後面那句張華沒聽清,待要追問,旺兒已經換了話題了。
張華這邊一告,賈府便收到消息了,雖強搶民女不算大事,銀子就能擺平。但這還是在國喪和家喪期間,萬一被有心人拿着這個把柄,還是不妙。
還好尤二姐住在大觀園裡,看起來像是邢氏的親戚來小住,清清白白地,賈政和賈珍對王熙鳳便高看一眼。
事關内宅,又在大觀園,賈政便讓王夫人來處理此事,千叮萬囑:“務必把此事平息。”
此時,賈母和王夫人才知道此事。
王熙鳳一反往日的潑辣,在兩人面前垂淚:“老祖宗,夫人,這回我是下定決心要給二爺納一房良妾的。
您也知道,我就巧姐兒一個,這兩年身子又不太好,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生養一個。
這尤二姐模樣性情都好,又和二爺情投意合,定了終身……
她是邢夫人的妹妹,我想着便當多一個姐妹,才拖纨嫂子先幫忙照料兩天。
等我忙過這一波,二爺也回來了,我倆碰個頭,再帶來給長輩們看看。
誰知,誰知這是訂婚親的,沒退幹淨,人家找來了呢。
我丢面子不算什麼,咱們國孝家孝裡,還出這種事,我真的……”說着,便話不成句地哭了起來。
可憐尤二姐,聽到這邊有人來叫去拜見賈母和王夫人,還高高興興的,以為又進一步了。
殊不知,面前又橫亘了一條鴻溝,端看她跨不跨地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