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賈蘭的生辰宴,陣仗不算小,因賈政特意和王夫人叮囑了,十歲是幼學之年,是個整生日。賈蘭是二房的嫡長孫,萬不可讓他們母子覺得家裡長輩不重視。再加上賈母也頗贊同,這場生日宴便熱熱鬧鬧地辦了起來。
王夫人并非不疼愛自己的嫡孫,隻是她當年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到嫡長子賈珠身上,一看到伶俐的賈蘭便想起當年賈珠也是如此聰慧,再者她确實也看李纨不順眼,不苟言笑,看起來木木呆呆的,卻一肚子心眼,帶的賈蘭一點也不和自己親近。
寶玉也沒長賈蘭幾歲,從小養在身邊,聰明可愛又親人,大大彌補了王夫人喪子的傷痛,王夫人的重心便偏到了寶玉身上。每每對賈蘭有愧,要着意關心一番的時候,又因沒太有回應而作罷。
今日王夫人也是十分耐心地問候了賈蘭幾句,隻是她問一句賈蘭答一句,連個多餘的語氣詞都沒有。
早點吃了嗎?吃了。
吃的什麼?粳米粥并幾個小菜。
有什麼想要的禮物嗎?沒有。
這麼來往幾句,王夫人便覺得十分沒意思,再加上今日客多,光親王郡王的側妃們都來了好幾位,她便忙着招呼客人去了,沒再留意賈蘭的行蹤。
賈蘭回到賈府的時候,筵席已經散了,并沒有像賈敏擔心的那般,大家發現他不見了,有人在四處找尋。
和叔叔寶玉不一樣,寶玉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衆星捧月,是衆人的焦點,賈蘭在賈府的存在感,極低。
一方面是父親賈珠去世的早,賈蘭敏銳地發現祖母和母親之間的關系不太好,甚至互相有怨怼之情,祖母話裡話外覺得母親克夫。母親雖不說,但聽話音裡面,仿佛父親之死與祖母也有一點關系。
另一方面就是賈蘭早慧,他早就覺得賈府是一個花架子,一個紙老虎,一戳就破。他們這些人像泡在一鍋溫水裡,如果放任自己和衆人一樣,用不了幾年,他也會像幾個叔叔一般,這輩子就是一個閑散公子了。
這鍋溫水底下的木柴卻是越用越少,不可持續的,如果賈府沒有人能撐起門楣,已經被溫水煮熟了的公子們,根本沒有謀生的資本。
至于撐起門楣的這個人,賈蘭冷漠地想,反正不會是自己。他的願望就是通過讀書走出去,自立門戶,把母親也接出去。
還好母親與她們都不一樣。
正想着,賈蘭遠遠望見李纨站在稻香村的正屋門前,仿佛是在等他。賈蘭小跑了幾步,直跑的李纨身邊:“母親久等了。”
賈蘭出門之前着人和李纨禀報過,所以李纨知道賈蘭去林府了,隻摸了摸賈蘭的圓腦袋:“前面剛散了客,我才回來,略站了一會你就回來了。宴席上沒吃好吧,咱們進屋,母親再給你現煮一碗長壽面,吃了熱乎乎地。”
賈蘭答應着,也問李纨:“母親怎麼沒問我去林府有沒有受冷待?”
李纨笑了笑,基本沒太有表情的臉龐,因為這一點笑容,變得靈動了起來:“你這位姑奶奶人最是溫和,林家人也都厚道,不會為難你。
說起來,你外祖父與林大人,也是舊識,他們興趣相近,政見上也經常一緻,當年還偶爾一起小酌。你的父親...作為小輩也跟着去過,回來便說嶽父和姑丈,真真是文官典範,他便想成為這種人...”
賈蘭很少聽母親提起父親,不由得想多聽一些關于父親的事情。隻是看到李纨的笑容又淡了,便停住腳步:“母親,你不要傷心,我已經十歲了,也算長大了,待兩年考童生、秀才、舉人...母親相信我,我一定會讓母親過上好日子的。”